春雨斷橋人不度,
小舟撐出柳陰來。
〔出處〕北宋,徐俯《春遊湖》。
〔注釋〕①春雨斷橋:雨後水漲,漫過橋麵,阻斷道路。斷橋,指橋被淹,不能通行。②人不度:人過不去。度,同“渡”,通行,走過去。③陰:陰影,樹陰。
〔今譯〕春天雨後水漲了起來,淹沒了石橋,遊人不能通過;一隻小船從綠柳陰下劃出來,擺渡遊人。
〔賞析〕《春遊湖》是一首描寫春湖風景的寫景詩。詩中描寫了湖上優美的春天景色和遊人早春雨後遊湖的壯美景象,表現了詩人春遊時的喜悅心情。這首詩一句一景,並由一個“遊”字導出,同時對景物的描寫,突出了春日雨後的特色,寫是婉轉曲折,清新樸實,頗富詩意,給人一種新鮮之感,曾傳誦一時,是一首膾炙人口的佳作。
這兩句詩描寫了遊湖遇雨水漲,橋淹路斷不能通過,一隻小船撐出柳陰前來接送遊人的情景,表現了遊湖者的遊湖之興及其喜悅心情。詩句所寫景致雖小,卻情趣盎然,把雨後湖中春水泛波、垂柳拂水的優美景象描繪得明媚動人,成為曆代被人傳誦的“春雨斷橋”的絕唱。
〔原詩〕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
〔作者〕徐俯(1075—1141),北宋詩人。字師川,自號東湖居士,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他七歲能詩,為舅黃庭堅所器重。因父禧死於國事,以文蔭授通直郎。宋高宗紹興二年(1132)賜進士出身,累官簽書樞秘院事、兼權參知政事。他詩詞甚工,曾與曾幾、呂本中交遊,是江西派詩人。有著作《東湖集》,不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