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落日是天涯,
望極天涯不見家。
〔出處〕北宋,李覯(gòu)《鄉思》。
〔注釋〕①落日:這裏指日落的地方。②天涯:天邊,天的盡頭。③望極:望盡。
〔今譯〕人們都說太陽落下的地方就是天邊了,可是我望盡了天邊,也還是看不見我的家鄉。
〔賞析〕《鄉思》是一首思鄉詩。詩中通過描寫遠在他鄉的詩人在落日黃昏的時候極目眺望故鄉時的情景和感受,表現了他濃鬱愁苦的思鄉之情。這首詩運用了層層襯疊的藝術手法,把思鄉的愁苦之情表達得異常深沉凝重,委曲盡致,同時在時間、空間、光色和結構上組成一個渾成統一的藝術境界,給人以強烈的凝重壓抑之感。
這兩句詩描寫了詩人極目天涯時的所見所感,表現了詩人懷念家鄉的愁苦之情。詩句運用了以客形主的表現手法,引“人言”作陪,語意極為痛切,同時通過詩人對空間距離這一異乎常人的心理感受,極力寫出了故鄉的遙遠,突出了急切的思鄉之情。
〔原詩〕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雲遮。
〔作者〕李覯(1009—1059),北宋詩人。字泰伯,南城(今江西南城)人。曾倡立盱江書院,世稱盱江先生,又稱直講先生。他能文善辯。宋仁宗皇初年(1049)經範仲淹推薦為太學助教。他是北宋進步的思想家,以文章知名,詩也寫得很好。有著作《直講先生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