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節(1 / 1)

今宵酒醒何處?

“center”楊柳岸、曉風殘月。

〔出處〕北宋,柳永《雨霖鈴·寒蟬淒切》。

〔注釋〕①宵:夜。②何處:什麼地方。③曉:早晨。④殘:殘缺。

〔今譯〕今夜醉酒醒來,小船將會在什麼地方呢?一定是在晨風吹拂、殘月高照的垂柳岸邊。

〔賞析〕《寒蟬淒切》是一首抒寫別情的詞作。詞中通過種種淒涼冷落的秋天景象,描寫了詞人和自己相戀之人離別時的場麵和離別後的思念之情,表現了男女情人之間難以割舍而又不得不割舍的離情。這首詞構思精巧奇妙,風格柔婉細膩,結構縈回曲折,聲韻淒楚婉轉,把難以割舍的離愁和冷落的秋景融成一片,富有詩情畫意,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成為離別詞中的千古絕唱,是詞人曆來享有盛譽的並為曆代所廣為傳誦的名作之一,也是宋金元時期流行的“宋金十大曲”之一。

這三句詞描寫了想象中離別後旅途中酒醒之時所見到的清幽景色,烘托出了離人寂寞淒涼的心緒。詞句以自問自答的句式,融情入景,構成一種淒清的意境,是曆來為人所傳誦的佳句,曾被清人賀裳評為“自是古今俊句”;特別是“楊柳岸、曉風殘月”兩句,描寫淩晨殘月猶照時的江邊風情,淒清柔婉,顯出一種特有的冷靜清麗之美,宋代以來人們就以這兩句詞概括柳詞的風格特點,並且一向被認為是代表宋詞婉約幽美情韻的千古名句,膾炙人口。

〔原詞〕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裏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