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說,陸定一一回到北京,就立即處於軟禁之中。
回京後的第二天,張子意來看他,並說:“據說這次要你回來,是毛主席的意見。”他大概是要說明為什麼以前中央要他在外麵多住一陣,這會兒又改變決定,召他回來的原因。
接著他被通知參加正在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
這次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早在4月26日就已經開始了。在陸定一參加會議前的5月5日下午和6日上午,康生在“座談會”中傳達了毛主席1962年9月以來,特別是1965年11月以來關於批判彭真和陸定一、要解散中宣部和中共北京市委、提出開展“文革”的一係列指示。5月6日下午至7日上午,張春橋講話,他從十屆十中全會講起,一直講到1966年,重點放在1965年11月以後,矛頭對著彭真、陸定一、周揚、林默涵、邵荃麟等。
會議的另一項議程是通過《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通知》,5月16日上午,大會通過了這個通知,故又稱《五一六通知》。《五一六通知》對“五人小組”的《二月提綱》作了上綱上線的批判:
“所謂‘五人小組’的彙報提綱,實際上隻是彭真同誌一個人的彙報提綱,是彭真同誌背著‘五人小組’成員康生同誌和其他同誌……盜竊中央的名義,匆匆忙忙發到全黨。”“提綱特別強調所謂放,但是卻用偷天換日的手法,根本歪曲了毛澤東同誌1957年3月在黨的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所講的放的方針,抹煞放的階級內容。”“在我們開始反擊資產階級猖狂進攻的時候,提綱的作者們卻提出,‘在真理麵前人人平等’,這個提綱是反對把社會主義革命進行到底,反對以毛澤東同誌為首的黨中央的文化革命路線,打擊無產階級的左派,包庇資產階級右派,為資產階級複辟做輿論準備。這個提綱是資產階級思想在黨內的反映,是徹頭徹尾的修正主義。”因此,“中央決定撤銷1966年2月12日批轉的《文化革命五人小組關於當前學術討論的彙報提綱》”“撤銷原來的‘文化革命五人小組’及其辦事機構,重新設立文化革命小組,隸屬於政治局常委之下”。
《五一六通知》還闡述了社會主義階段階級鬥爭理論,論述了關於“文革”的主要論點。《五一六通知》的製定,標誌著“文革”的全麵發動。
會議的另一個重要內容是對彭真、陸定一進行了揭批。
對陸定一的揭批,在不少與會者違心或不違心的發言中所提到的他的“錯誤”和“罪行”,歸結起來,有這樣一些方麵:(1)對毛澤東思想無感情,反對工農兵學“毛選”,反對宣傳“毛選”,提出“毛選”要提價,認為“以毛澤東思想為指導”是庸俗化、簡單化、實用主義、教條主義、貼標簽;(2)在文藝、教育、體育等領域貫徹修正主義、資產階級的反對路線,與毛主席的革命路線針鋒相對;(3)反對搞階級鬥爭,在文藝上提倡題材自由化,說“醫生治病,是不問病人屬哪個階級的”;對《體育報》隻準搞業務,不準搞政治;(4)反對總路線,對大躍進咬牙切齒;(5)在廬山會議上態度消極,從來就與彭德懷搞在一起,給自己的男孩取名“德德”,兩個“德”其中一個“德”就是彭德懷的“德”;(6)從來反教條不反修,反左不反右,包庇右派,壓製左派,不準革命,是大學閥。《二月提綱》亦是陸定一的思想。陸定一與彭真、羅瑞卿有共同點,三人互相勾結,互相配合,是桃園三結義,大三家村;(7)反對林副主席,是嚴慰冰反革命匿名信的幕後策劃者、指揮者。
在林彪的布置下,特別就匿名信一案對陸定一強加責難:嚴慰冰的匿名信,“關鍵要害是反革命”,嚴慰冰不是“單幹戶”,而是有其同夥、密謀者,陸定一就是同夥、指使者、主謀。他的家庭是反黨反人民反革命的夫妻黑店、裴多菲俱樂部。
為指責他是嚴慰冰匿名信案的同謀或主謀,經過一番搜羅之後,會上提出了所謂的“八大證據”:
一、4月28日嚴慰冰被捕後,在她房間桌麵上的玻璃板下發現了一封未寄出的匿名信,可見匿名信在家裏是公開的。
二、林彪一家包括兩個孩子,人到哪裏,匿名信也就寄到哪裏,跟蹤而至。如林豆豆到空軍報,匿名信也就寄到空軍報,一家四人,四省十幾個單位的地址,為什麼嚴慰冰都知道得清清楚楚?如果沒有陸定一、彭真、羅瑞卿、楊尚昆的幫忙,嚴慰冰何以能知?
三、匿名信百分之九十寄給林彪一家,而且邏輯清楚,根本不像害精神病的人所寫。而且其中的規律是:陸定一對黨對林彪攻擊最猖狂之時,亦是嚴的匿名信發得最多的時候,特別如將發信地址寫為按院胡同,用毛主席媳婦的名字署名等,是企圖挑撥毛主席與林彪的關係,這必定是陸定一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