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天安門風雨見證!如磐夜曙光在前(7)(1 / 3)

麵對這樣嚴重的局麵,主席團當即決定:暫停前進。主席團不少成員意識到,如果繼續硬衝,傷亡會很大,但也不能後退,後退勢必會長敵人威風,滅自己誌氣。《新民報》記者也向王世德提出,最好就地堅持,不要硬衝。遊行隊伍到珠江路口時,中大聯絡組已向主席團提供參政會體會的消息。這樣,主席團乃決定采取群眾鬥爭和政治談判相結合的策略,促使政府撤除防線,並就地開展宣傳,聯係市民生活,講解“學生為什麼遊行”,以爭取市民的支持和同情。

遊行隊伍與國民政府設置的五道防線相對峙達六小時。學生麵對著日本種高頭大馬的騎巡隊,依然六人一排,手挽著手,群情激奮地不斷高呼:“反對政府屠殺學生!”“血債要用血來還!”“中國人!不打中國人”“憲兵拿出良心來!”一遍又一遍地高唱《團結就是力量》、《你這個壞東西》等戰歌。宣傳隊員向圍觀的市民和附近居民,傾訴廣大人民的怨憤,揭露國民黨當局的暴行,講解這次遊行的目的,述說珠江路血案的經過,有的宣傳員說得聲淚俱下,感人肺腑。

在對峙的過程中,主席團派出代表幾次與警憲指揮官交涉,要求撤退騎巡隊、憲警,對方十分橫蠻無理,不僅拒絕學生要求,相反要求遊行隊伍立即解散,並威脅說:“如不解散,就要衝散隊伍,逮捕代表。”代表則理直氣壯他說:“遊行請願是人民的權利,憲法有明文規定,隊伍決不解散。”並嚴正聲明:“如果發生嚴重事故,政府應負完全責任。”首都衛戍司令部連發兩次“緊急命令”(布告):一次是“不準違法示威,著即解散”;一次是“依法嚴禁遊行示威,既經布告,著即解散”。騎巡隊也兩次躍馬揚鞭,蠢蠢欲動,做出衝殺的姿態,形勢十分險惡,但學生卻無所畏懼,毫不動搖,特別令人欽佩的是當騎兵上馬時,站在隊伍最前列的女學生,離鐵蹄隻有幾步之處,她們一起席地而坐,彼此靠得更近,口號喊得更響,戰歌唱得更加嘹亮。數千學生麵對鐵蹄蹂躪,沒有一個動搖的。宣傳隊和女學生不僅不斷向騎兵喊話:“中國人不打中國人!”“我們反對內戰,要求和平,何罪之有?”……幾個女學生還曾穿梭於騎兵之間進行宣傳。騎兵上馬又下馬,下馬複上馬,但未敢輕舉妄動。

下午2時,天空忽然烏雲密布,狂風驟起,大雨如注,雷聲隆隆,大風迎麵猛吹,有卷走萬物之勢。市民們見暴風雨襲來,紛紛躲避,隻有學生坐在地上,任憑狂風撲麵,大雨淋頭,堅持原地屹立不動,有的放聲高呼:“我們願與天公同聲一哭!”“下刀也不怕!”上海代表團與中大口頭宣傳組30位同學,手挽著手,反複高唱《團結就是力量》戰歌,在滂沱大雨中繞隊而行,大家都跟著唱了起來。雄壯的歌聲震撼天地,此情此景,深深地感到了廣大市民。老工人提來了茶水,店員們拿來了雨傘,市民們送來了毛巾,表達他們對正義學生的聲援。有的流著眼淚說:“你們說出了我們心裏想說而不敢說的話。”

為了打破僵局,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下午2時3刻,主席團兵分兩路:一路由王安民(中大)等就地舉行記者招待會,有中外記者48人出席,在馬路上席地而坐,由王闡明遊行目的,控訴國民黨當局的迫害,呼籲輿論支持;一路由王世德、朱成學(中大),鄧鴻舉(金大)、戴文坡(暨南),汪漢民(複旦),周亞林(浙大),李明杠(社教學院)等代表要求會見衛戍司令,衛戍司令部參謀長衛持平出麵與代表談判。主席團代表首先向衛戍司令部提出嚴重的抗議,同時提出四項要求:

一、嚴懲肇事凶手,如有同學死亡,由衛戍司令部負完全責任;

第二、釋放被捕同學;

三、衛戍司令部負擔受傷同學的醫藥費,賠償同學全部損失;

四、立即撤除五道防線,讓遊行隊伍按原路線前進。衛持平接受了前三項要求,但拒絕撤防,說什麼“我是記者出身,對學生我是同情的,但我是軍人,軍人隻能執行命令,不問其他”。他要主席團代表“按緊急命令行事,解散隊伍。”代表說:“你們在珠江路製造了流血事件,同學們非常悲憤。你們如果不撤出防線,不讓遊行隊伍和平通過,青年學生是不怕死的。請你們考慮後果。”最後,他說:“這個問題,你們去問問邵力子的意見。”衛持平所以拒絕撤防,據分析,主要是怕學生又像五一五、五一六大鬧行政院那樣,衝擊國民參政會和國民政府。事後得知,當天舉行的國民參政會開幕式,因怕學生衝擊,隻開了半小時,蔣介石草草致詞後,就休會了。

主席團代表到國民參政會,會見秘書長邵力子。王世德首先代表主席團向他表示:政府鎮壓學生遊行請願,這是違反憲法的,我們提出抗議。接著,他還闡述了遊行的目的是挽救教育危機,改善生活待遇,停止內戰,實現和平。在遞了請願書後,他提出了嚴懲肇事凶手、釋放被捕學生等要求。這時,邵力子秘書插話:現在主要問題是“學生回校的問題,其餘的問題以後再談”。主席團代表提出:“在軍警的威脅下,我們決不回校。”邵力子一方麵表示願意將請願書轉送國民政府、參政會,並說“政府體諒學生,學生也應體諒政府……至於今日之不幸事件,乃政府與學生雙方之教訓,絕不能由任何一方負責”。代表說:“我們反對內戰,反映了人民的要求,政府為什麼要殘酷鎮壓呢?”當代表向他提出撤退巡騎軍警憲特的要求時,他感到為難,代表說:“衛持平要我們問你的意見,你們推來推去,拖延時間,要出更嚴重的問題的。”邵力子和衛持平磋商後,衛持平作了讓步,同意隊伍不必解散,但必須回頭從小巷回去。這時,主席團七人也就地商量了一下。朱成學說:“我們堅持一定要到國民參政會門前遊行示威,決不後退。但為了爭取戰略上的主動,我們可以在枝節問題上作必要的讓步。隻要軍警憲特讓出國府路、碑亭巷、成賢街,讓學生遊行隊伍經國府路、國民參政會轉碑亭巷、成賢街回到中大,不堅持到國民政府門前示威。”大家同意了這個意見,即向邵力子提出。經邵力子從中調解,完全按主席團代表的要求於5時45分達成協議:政府撤退防線,讓學生隊伍通過,按原計劃路線返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