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睡獅怒醒盧溝橋!鐵蹄踐踏天安門(31)(3 / 3)

參謀本部第一部通知中國駐屯軍參謀長:

“要堅決予以討伐,上奏等一切責任由參謀本部承擔。”

接著又下達指示:“中國駐屯軍司令官應廢除臨命第400號,在必要時得以行使武力。”

同時發出的還有一個命令:“臨時航空兵團歸中國駐屯軍直轄。”命令上明確規定:“中國駐屯軍司令官在不得已時,行使武力,根據如下精神使用飛行隊:”

(一)以密切配合地上作戰為宗旨;

“(二)進行對地麵攻擊或轟炸時關於目標的選定及其他,要考慮到國際關係。”

26日下午,駐屯軍向29軍發出最後通牒。鬆井特務機關長等三人前往進德社會見宋哲元,遞交日軍的通牒,由秦德純和張維藩代收。

通牒全文如下:

昨天(25日)夜,我軍派往廊坊掩護通訊設備的一部分軍隊,遭到貴軍的不法射擊,因而引起兩軍之衝突,不勝遺憾之至。

追究惹起上述事態之原因,不得不歸究於貴軍對於和我軍簽訂的協定事項缺乏執行的誠意,依然不改挑釁的行徑。

如果貴軍仍抱有不擴大事態之意圖,首先應速將部署在盧溝橋、八寶山方麵的第37師,於明日中午前撤退到長辛店附近;又北平城內的第37師,由北平城內撤出,和駐西苑的第37師部隊一起,先經過平漢線以北地區,於本月28日中午前,轉移到永定河以西地區,然後再陸續開始將上述部隊送往保定方麵。

倘若不按上述方案執行,則認為貴軍毫無誠意,抱歉的是:我軍不得已隻好采取單獨行動,因此引起的一切後果,應由貴軍負責。

此致

第29軍軍長宋哲元閣下

日本軍司令陸軍中將香月清司

昭和十二年七月二十六日

事情仍然沒有完。

日軍向29軍送去最後通牒之後,緊接著就發生了廣安門事件:

26日下午2時,奉香月清司之命駐屯軍第2聯第2大隊乘火車到了北平,他們在豐台車站換乘車隊車輛開往城裏。

在廣安門,這批汽車上的日軍理所當然地受到中國守城部隊的盤查。

日軍謊稱他們是日本總領使館衛隊,剛從野外演習歸來。守城部隊當即識破謊言,關閉城門,拒絕日軍進城。城外日軍準備開車強行入城。

宋哲元得到此訊後即令守軍備戰,迎戰敵人。守城官兵得令後士氣大振,這是他們多少天來得到的第一個向敵人出擊的戰令。戰士們將城門慢慢開啟,誘敵進城。向來不把中國軍隊放在眼裏的日軍,以為他們又一次贏得了中國守軍的妥協,便無任何顧忌地向城而來。當敵人車隊一半進入城門後,守軍出其不意地向敵人車隊猛烈開火,兩軍發生戰鬥。這時正在城門樓上的38師日本顧問櫻井立即製止守軍射擊。守軍異常氣憤,即向櫻井開槍。櫻井急忙跳城而逃,其隨員當場被擊斃。此刻,城上城下激戰正酣。中國守軍居高臨下位置有利,火力猛烈,日軍頓時陷入混亂。

晚10時許,戰鬥停了下來。日軍一部分已入城,被襲擊得七零八落,另一部分被阻於城外,損失也很慘重。已入城的日軍分散隱蔽在附近的高粱地裏,27日晨按照29軍指定的路線,到達東交民巷日本使館。未入城的日軍退至豐台。

香月清司憤怒了。

他27日中午下令向中國軍隊發起總攻。

這時,駐屯軍向他反映北平城內日本僑民尚未按預定計劃完全撤出,他便把進攻時間推遲到28日。

但是,局部的進攻已經在27日拉開了戰幕。

這天清晨3時,日軍突然向駐紮在通縣和團河的中國軍隊襲擊,雙方激戰到上午11時,中國軍隊難抵日軍的淩厲進攻,突圍撤退。通縣、團河失守。

宋哲元無路可退了。

擺在他麵前的惟一出路是:奮起抗日。

26日他兩次電報何應欽呈蔣介石,報告日軍向29軍發的最後通牒和平津地區的危急局勢,並求政府援助。蔣介石27日晨回複宋哲元:

“此時先應固守北平、保定、宛平各城為基礎,切勿使之疏失。保定防務應有確實部隊負責固守。至平、津增援部隊,可直令仿魯(孫連仲――作者注)隨時加入也。此時電報恐隨時被阻,請與仿魯切商辦法,必以全力增援,勿念。”

27日深夜,在日軍向南苑、北苑發起進攻的炮火聲中,宋哲元與29軍的將領一致表示,決心固守北平,誓與城垣共存亡。

隨後,他向全國各界發表了自衛守土通電:

“哲元自奉命負冀察軍政之責,兩年來以愛護和平為宗旨,在國土主權不受損失之原則下,本中央意旨,處理一切,以謀華北地方之安寧,此國人所共諒,亦中日兩民族所深切認識者也,不幸於本月七日夜,日軍突向我盧溝橋駐軍襲擊,我軍守土有責,不得不正當防禦;十一日雙方協議撤兵,恢複和平,不料於二十一日炮擊我宛平城、長辛店駐軍,於二十五日夜突向我廊坊駐軍猛烈攻擊,繼以飛機大炮肆行轟炸,於二十六日晚,又襲擊我廣安門駐軍,二十七日早三時,又圍攻我通縣駐軍,進逼北平,南北苑均在激戰中,僅此日日增兵,處處挑釁,我軍為自衛守土計,除盡力防衛,聽候中央解決外,謹將經過事實,掬誠奉聞,國家存亡,千鈞一發。伏乞賜教,是所企禱。”

宋哲元的心不可能不再惶惶,但它畢竟打開了心窗,讓早該吐露的話語飛上雲端,向遠方飛翔。

在發表通電的同時,宋哲元下令設立北平城防司令部,令馮治安為城防司令,配備了城防部隊,準備固守北平。

也是在這個不安寧卻撩撥每一個中國士兵之心的夜晚,宋哲元還派冀察政務委員會戈定遠星夜奔赴保定,催促孫連仲、萬福麟督師北上,協同29軍作戰。

佟麟閣、趙登禹以身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