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辮子大軍入京城!複辟夢斷天安門(27)(3 / 3)

(一)擁戴宣統複辟。

(二)設輔政王一員代皇帝執掌政權,以曾官居大學士軍機大臣資格最老之漢人充之。

(三)輔政王由皇帝敕任,十年一任,但得連任。

(四)皇後由漢大臣之女聘充。

(五)如日本政府肯出力援助,事成後,許以兵工廠合辦,及軍隊警察之一部分管理權授予日本,作為報酬。張勳不看則已,一看卻不禁勃然大怒。原來,徐世昌這條件竟是條條為著自己轉。首先,自從袁世凱一死,“曾經官居大學士軍機大臣”而未被清廷免過職的“資格最老的漢人”,人世間已僅存徐世昌一位。那麼,照徐自擬之條件,這輔政王的寶座已非他莫屬;其次,“輔政王十年一任還得連任”,則徐世昌此時61歲,僅連任一屆也將達81歲,這豈非終身任職?再次,“皇後由漢大臣之女聘充”,雖未明言誰人之女,但輔政王既已由徐擔任,那皇後由誰充當,還不是以徐氏之一語定之?照此看來,徐世昌不僅要當輔政王,而且要當國丈!以此等條件去搞複辟,豈不等於擁立他徐世昌當皇帝一回事?這於清室又有何益?而尤令張勳憤怒的是,徐世昌竟然也和善耆一樣,準備拿國家主權去與日本人作交易。日本鬼子已經奪去的中國利權都愁收不回來,他還要再給狼口裏喂幾塊肉。這種賣國求榮的行徑,豈能容忍?

“媽那個巴子,你們這些臭參謀爛幹事是不是想封王拜爵想瘋啦?竟給徐菊老捏造出這麼些缺德條件來!我看徐菊老忠厚長者,必不忍為此損國自圖之議。你們難道都想弄得他老人家八輩子不得安生嗎?”張勳不便指名譴責徐世昌,卻故意指著陸宗輿間接把個徐世昌從頭到腳罵了個狗血淋頭。陸宗輿年輕位卑,被辮帥的狂怒嚇得冷汗浹背,隻得囁囁嚅嚅地說:“大……大帥如不讚成,鄙……鄙人願將條件原稿帶回,再請……請菊老斟酌。”

“哼哼,如此錦繡文章鄙人可不忍釋手。該條件當留鄙府存案。”張勳蠻橫地把眼一瞪,轉手把徐世昌的複辟條件文稿交給了身邊的萬繩木式。

徐世昌求張勳支持無效,隻得叫陸宗輿按原計劃赴日。陸宗輿到達東京,請求日首相接見被拒,轉求內務相後藤新平。後藤說:“複辟與否,乃貴國內政,他國何得幹涉?”陸宗輿想要賣國反受“顧客”奚落,隻得敗興而歸。徐世昌的這次複辟陰謀也就未能得逞。

但徐世昌不是巴布紮布,他出身進士,久居官場,早已混成了一顆滑溜溜的“水晶玻璃球”。除了與他勢不兩立的國民黨之外,其他各黨各派都把他當成一盒包醫百病的萬金油,一遇頭痛腦熱,就得把他請出來解決問題。從而也就給他造成了許多實現權力野心的機會。1916年的複辟陰謀受挫後,他就像一條鬥傷的老狼,暫時退回窩裏半閉著眼睛將息將息,但他那敏銳的政治嗅覺一時一刻也沒有停止過,一有機會,他就會重新抖擻精神,一躍而出,撲向那風起雲湧的政治角鬥場。

1917年5月,當黎元洪下令免去段祺瑞內閣總理職務,張勳率督軍團於徐州密謀倒黎複辟之際,徐世昌終於又感到機會來了。他把原受袁世凱寵信的一批落職軍官如雷震春、張鎮芳、段芝貴等人,以及以梁啟超為首的所謂“研究係”、以錢能訓為首的所謂“交通係”文人召集到一起,企圖利用督軍團的倒黎聲勢把黎元洪拱倒之後,新政府成立之前,先建立一個所謂“總參謀處”,負責聯絡各省軍閥籌組新政府。總參謀處於6月2日在天津正式成立。但它本身並無實力,能否實現自己的願望,還得取決於張勳為首的督軍團是否支持。於是,徐世昌授意梁啟超擬定電稿,並派錢能訓親自趕赴徐州,請張勳聯合各省督軍聯名通電支持總參謀處的計劃。這實際上就是企圖把督軍團的行動納入總參謀處的部署並接受他們的領導。顯然,在徐世昌看來,這些懵頭懵腦的草包軍官並不足以擔當組建政權之大任,中國的政權,最終還應當由他來操持。

然而此時,督軍團成員已先期按照徐州會議的秘密決議開始動作。安徽省長倪嗣衝、河南督軍趙倜、浙江督軍楊善德、山東督軍張懷芝、黑龍江督軍畢桂芳、直隸督軍曹錕都已宣布脫離中央鬧起了獨立,並聲稱要聯袂向北京黎元洪用兵。惟張勳按兵不動,保持“中立”。整個複辟活動正按照徐州會議議定的思路進行得井然有序。因而,在張勳看來,徐世昌此時成立所謂總參謀處,明明是在他的運動中橫插一杠子,企圖以其一己之私欲來篡奪督軍團的垂成之功。因此,當他收到梁啟超親擬的電報後,又氣得吹胡瞪眼,大罵徐世昌、梁啟超等“刀筆吏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並親擬複電,稱徐世昌“橫生枝節,滋擾複辟大計”等等。他對徐世昌派到徐州的錢能訓說:“本人根據我國五千年來的禮教道德,早擬發動複辟,以匡天下。今菊人計劃中隻字不言複辟,而竟任意組織政府,擁立什麼大元帥等等。此等辦法,異常荒謬,萬難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