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辮子大軍入京城!複辟夢斷天安門(16)(1 / 3)

這樣,張勳便被繼續留在直隸北境駐防。為了加強直隸防務力量,他把大同駐軍一起調駐宣化。宣化北控張家、獨石二口,南扼居庸關,為京師北門管鑰。張勳在這裏設置重兵,是因為有情報說俄國人企圖穿越內蒙古草原奔襲北京。這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態,也是張勳每一回以一個方麵軍長官身份單獨遇到的一個需要他作出獨立判斷和相機處理的大難題。他並不怕跟外國人打仗,從某種意義上說,他還很想以現在已經裝備了洋槍洋炮的新式軍隊去跟洋鬼子比試比試。他最怕的是打外國人打贏了也要受懲罰,打輸了也要受懲罰。這贏又贏不得,輸又輸不得的仗,叫人怎麼去打?因此,最好就是不打。可是,打與不打又不取決於他自己。萬一俄軍打過來,那就不打也得打。因此,他也不敢懈怠。他不僅在各主要關口扼要設堵,嚴密防守,而且親自帶領兩個營,出張家口,一直深入內蒙古草原,北巡至多倫諾爾。走著走著,他突然心生一計,故意派人北上內蒙古東北俄軍駐地,揚言中國人已知俄軍南襲之陰謀,並已在直隸北部張家口至多倫諾爾一線嚴密設防,正以逸代勞,單待俄軍長途奔波後,趁其兵疲而擊之。張勳故意把自己的軍事部署如實泄露給俄軍,用心很明白,就是以暗示之法勸告俄國人放棄南襲計劃,以避免作戰。這就表明他不僅對朝廷曆來奉行的和夷外交路線的精神實質已有了透徹的理解,而且能在獨當一麵的情況下靈活機動地將這一路線貫徹於實際的軍事行動之中。不久,俄國諜報人員證實了張勳的傳言不虛,果然放棄了南襲計劃。張勳又偵得俄軍陰謀被揭穿後已經斂足,這才率軍繞經獨石口南歸宣化。結果,他用了幾個月時間在長城內外兜了一個長長的橢圓形大圈,不費一槍一彈,而北拒俄軍於千裏之外,寫下了他個人對外軍作戰史上最“輝煌”的一頁。這也是他有生以來首次“不戰而屈人之兵”,實出於《孫子兵法》上所謂之“善之善者”的最佳戰術方案。

回到宣化後,他給袁世凱寫了一份報告,詳細彙報了他此番北巡的來龍去脈。高興得袁世凱拍案叫絕。袁世凱本來最擔心張勳率軍北上會給他惹事生非,沒想到這個笨頭笨腦的家夥竟能不動幹戈,巧計卻敵,為他順利解決了直隸北境的後顧之憂,使他能夠集中精力在京津一帶繼續整軍經武,進一步擴大自己的影響和實力。他立即致電張勳,大加讚賞,稱他“機智勇武,策略過人;安我心者,淮汝少軒”。張勳被灌了這一碗米湯,興奮得手舞足蹈,逢人便出示袁世凱的嘉獎電,哈哈笑說:“知我者,袁公也!”

不久,俄軍在東北戰場漸顯頹勢,張勳料知他們再無力南顧,於是,便放心與宣化府裏的地方官們搓起了麻將,直賭得天翻地覆,晝夜倒置,盡興盡歡,不知時日。

1906年,日本人終於打敗了俄國,把中國東北地區納入了自己的勢力範圍,而後,他們宣布從東北撤軍。袁世凱見這是一個向東北擴張自己勢力的絕妙機會,於是趕緊向朝廷建議,要“派知兵大員赴東北接收地麵”,並推薦由張勳去擔負此項重任。慈禧太後批準了他的奏請。於是,張勳又率著他的八營“北洋巡防隊”開赴東北,成了北洋勢力打入東北的第一個楔子。

袁世凱的算盤打得很精。因為他向東北擴張,這還僅是一個試探性的行動,他必須做得不動聲色,以免惹人注目。而要做到這一點,他所推薦去東北的人選,就必須是一個既聽他指揮而又能使別人覺得並非他自己的親信死黨的人物。否則,必會引起奉天將軍趙爾巽的警惕而被拒絕接受。而張勳恰恰就是扮演這角色的最佳人選。

張勳對袁世凱的意圖洞若觀火。但他卻樂於再去為袁世凱出這一趟苦差。因為他看出自己在直隸的作用已發揮淨盡,再在這種安定環境中碌碌無為地呆下去,對自己的前途並不有利。他還記得馮子材的話,他隻能在殘酷的征戰中求得進取。而此番能夠移師奉天,對他來說,無疑又是一次求得進取的良好機遇。因而,當臨行前,袁世凱召見他交代有關事宜時,他一見麵就踴躍異常地討好說:“宮保勿慮,張勳此去明助趙爾巽,實為北洋爭地盤,誓為宮保全麵控製東北打好前站。”

袁世凱本想委婉地跟他談些行止原則,讓他心領神會,沒想到他倒直捅捅地把個行動宗旨先給他捅了出來,倒弄得他不免顯出幾分尷尬,隻好笑著說:“少軒真是豪爽之人啦!不過,話可不能這麼說。這回叫你出關,主要還是為你著想。你那塊四川建昌地方鄙遠閉塞,哪有奉天富庶便利?不過,辦事可得慢慢來,不能急。出了關,你就歸趙將軍節製了,你必須注意聽從他的指揮。”

張勳立時便明白自己的討好觸著了袁世凱的口頭忌諱,但在心裏,袁世凱聽了還是高興的。於是,他摸著後腦憨憨地笑著說:“當然,當然,辱蒙宮保厚愛,張勳豈敢不慎重其事?”

那麼,按照袁世凱的叮囑,現在張勳來到奉天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要妥善處理好與奉天將軍趙爾巽的關係。

趙爾巽是漢軍正白旗人。在清朝,凡是八旗子弟身份均高人一等。而八旗又分為滿州八旗、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三個部分。所謂漢軍八旗,是滿族統治者在入關之前招撫的一些甘心歸附滿人的漢族人,按照滿州建製編成的一支旗兵。後來,當滿人征服全國,建立大清王朝之後,這一部分漢人便成了高等漢人,他們的地位雖然低於滿、蒙旗人,但也可以在地方擔任將軍。趙爾巽就是憑著這種身份當上奉天將軍的。奉天(即今遼寧沈陽)是滿族統治者的故都,曆來受到朝廷的特別重視,因而奉天將軍的地位也比其他地方的為高。它管轄整個東北三省,握有軍政實權,實際上就是一位不叫總督的東三省總督。但是,自從甲午戰爭以來,東北成了日、俄兩國反複爭奪的一塊肥肉,中國的主權幾乎喪盡。所謂奉天將軍,也就不過是一名為外國主人維持秩序的高級警官而已。他的主要職責之一,就是幫外國主子們去鎮壓那些在中外統治者殘酷壓榨之下失去正常生活依據而嘯聚山林的“紅胡子”。但是,連年的戰亂,搞得東北民不聊生,大批大批的老百姓不得不上山為“匪”,以求生存,致使整個東北地區“紅胡子”多如牛毛。常常擾得這位趙爾巽將軍寢食不安。因此,他最需要張勳替他出力的事情就是進山剿“匪”。張勳一到,他就委任他為奉軍遼北總統,命令他進駐昌圖,負責對付遼北地區的“紅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