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下疳是由杜克雷嗜血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種性傳播疾病,以生殖器部位發生疼痛性潰瘍,並伴有腹股溝淋巴結腫大為特征。本病主要通過性交傳染,直接接觸開放性性器官破損處的分泌物和潰瘍的膿汁亦可傳染,間接傳染少見。此病初起可見紅色小丘疹,1~2日變為膿瘡,以致破裂形成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表淺潰瘍,直徑1~2厘米,深2~3毫米,呈穿鑿狀,邊緣不整齊,周圍皮膚充血紅暈,基底覆以灰黃色或汙穢色膿性滲出物,觸之柔軟劇痛,容易出血,一般經10~60天愈合,遺留瘢痕等為特征。發生1~2周後,有10%~30%患者出現一側急性腹股溝淋巴結炎和淋巴結周圍炎。相當於中醫“疳瘡”,“妒精瘡”。其病因為不潔性交,沾染穢毒,與濕熱交結於下,聚於肝腎兩經,血敗肉腐。
局部藥浴療法
療方1
“成分”綠豆60克,茶葉少許。
“用法”將綠豆煮極爛,茶葉研為粗末,趁熱傾倒於幹淨盆中,熏洗之,令出汗。每日2次,每次15分鍾,7日為1療程。
“功能”清熱解毒。
“主治”適用於軟下疳。
療方2
“成分”鶴虱、貫眾、百部、龍膽草各20克,生薏米仁15克,鴉膽子仁、烏梅、蛇床子、川椒、雄黃、狼毒各10克,冰片3克,樟腦2克。
“用法”將上藥加冷水浸泡5分鍾後煎煮20分鍾,過濾去渣,倒入盆中,趁熱先熏後洗患部30分鍾。每日1劑,每劑煎2次,連續7天為1療程。洗後外塗30%黃連軟膏(或糊)保護。潤滑。
“主治”各類軟下疳。
“提示”本方有一定毒性,外用時勿將藥液濺入口、眼,同時在洗浴時藥溫不宜過高,否則加劇疼痛;忌食雞鴨、羊牛狗肉等一切發物。
療方3
“成分”黑豆50克,甘草、赤皮蔥各30克,槐條60克。
“用法”將上藥用水煎濃汁,後過濾去渣,倒入幹淨盆中,待藥液適度後外洗患處。每日2次,每次15分鍾,7日為1療程。
“功能”解毒、消腫、斂瘡。
“主治”適用於軟下瘡、硬性下疳。常見的症狀為陰莖龜頭、包皮內側部位發生大小不等的潰瘍,疼痛或不痛,可單發也可多發。
“提示”注意休息、多飲水;忌煙酒和刺激食物;治愈前絕對禁止性生活;勤換內褲,保持局部清潔,內褲要單獨洗,嚴防傳染;夫婦雙方要同時治療。
療方4
“成分”漏蘆、生大黃、黃連、黃柏、爐甘石各20克,苦參、石菖蒲各15克,艾葉10克。
“用法”將上藥加清水1500毫升,煎取500毫升後過濾去渣、消毒、瓶裝備用。使用時以幹淨紗布或棉球蘸取藥液頻洗潰瘍處。每日3次,每次10~20分鍾,連續用藥7日為1療程。
“主治”軟下疳膿性分泌物多、炎症明顯者。
“提示”對於分泌物較多者先以棉簽拭去,或以消毒剪剪去部分壞死物質,再以本方外洗;洗後用幹淨紗布2~3層浸透藥液敷蓋潰瘍,每日一換,可促使潰瘍愈合。
局部藥浴對於早期軟下疳具有根治療效,且經濟、方便。但對於慢性、頑固性軟下疳,常需內服清熱利濕解毒之類中藥,需加土茯苓、銀花、生甘草、車前子、魚腥草、葛根、滑石、木通等,並配合磺胺類抗炎西藥才能取得較好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