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皮病是以皮膚、皮下組織發炎、纖維組織增生、硬化、萎縮的結締組織疾病。臨床可分為彌漫性硬皮病、肢端硬皮病與界限性硬皮病。病症經過紅腫、硬化、萎縮三個階段,受損皮膚常與深層組織附著,不易移動,因此可造成外貌變形及相應器官功能障礙。

局部藥浴療法

療方1

“成分”艾葉、紅花、伸筋草各15克,透骨草12克,川烏、草烏、石菖蒲各10克。

“用法”將上藥加清水適量,煎煮取汁製成藥浴液,趁熱先熏後洗,並加適當按摩。每日2次,每次15~30分鍾。

“功能”溫經活血、化瘀通絡、軟化皮膚。

“主治”硬皮病所致皮膚硬化、四肢逆冷,甚至青紫、關節痹痛、活動障礙者。

“提示”川烏、草烏有毒,使用時不可讓藥液濺入口、眼中。

療方2

“成分”透骨草12克,石菖蒲、川烏、草烏、蘄艾葉、紅花、伸筋草、桂枝各10克。

“用法”將上藥加清水煎煮,後過濾去渣,倒入幹淨盆中,趁熱先熏患部,待藥液溫度適宜時浸泡。每日2次,每次15~30分鍾。10次為1療程。

“功能”溫經活血、化瘀通絡。

“主治”治療硬皮病。皮膚處於浮腫期。

療方3

“成分”食醋500克,威靈仙60克,蜀羊泉40克,石菖蒲30克,艾葉、獨活、千年健各20克,紅花15克。

“用法”將上藥加清水3000毫升浸泡15分鍾,煎煮20分鍾,後過濾去渣取液,將藥液倒入盆或桶內,將患部置於其上,外蓋毛巾熏洗。待藥液稍燙手時,用毛巾蘸之擦洗患部,其間可適量加水及醋。每日1~2次,每次15~20分鍾。每劑藥可用6~8次,連續用藥10次為1療程。

“主治”局限性硬皮病及係統性硬皮病之皮膚損害。

“提示”在可耐受的情況下,藥溫盡量保持在50℃左右,熏洗後配合梅花針局部點刺出血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則效果更佳。

療方4

“成分”桂枝、透骨草、蚤休各30克,石菖蒲、羌活、獨活、地骨皮各20克,紅花15克,急性子、麻黃10克,艾葉、川烏各6克。

“用法”將上藥加清水3000毫升煎煮,煎汁至2000毫升,後過濾去渣取液,置藥液於木盆內,外以布袋紮口,置患肢(手、足)於盆口,紮緊布袋,趁熱熏蒸約10分鍾。待水溫稍燙手時,將患處浸入藥液中泡洗,並以幹淨紗布搓擦至皮膚發紅。每日2~3次,7日為1療程。

“主治”各期局限性硬皮病患者。

“提示”如硬皮病早期,局部紅腫較甚,炎症明顯者,原方中去桂枝、麻黃,加生大黃、忍冬藤各30克同煎熏洗。皮損在上肢應配針刺曲池、合穀;皮損在下肢則配合針刺足三裏、血海,並可對上述穴位采用艾灸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