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斑,又稱“花斑癬”或“紫白癜風”,是一種真菌性淺表皮膚病。汗斑多生於麵項。症見:斑點遊走,蔓延成片,初無痛癢,久之微癢。該病傳染性小,常因接觸患者衣物所致。中醫認為是風邪入裏,鬱久化燥,肌膚失養或血虛風燥所致。

局部藥浴療法

療方1

“成分”食醋50毫升,密陀僧、硫磺各10克。雄黃、蛇床子、硼砂各5克,輕粉0.5克。

“用法”將上藥共研為細末(稱為退斑散),以布袋包煎約10分鍾,將藥液置於木盆內,再加入食醋50毫升,攪拌均勻,以幹淨紗布蘸取藥液頻頻擦洗患部至皮膚發紅。每日1~2次,每次約20~30分鍾,5日為1療程。用藥後以紗布擦幹皮膚,再以醋調退斑散至漿糊狀,外塗患部皮膚。

“主治”汗斑及各類色素性皮膚病。

“提示”本方中絕大多數藥具有一定的毒性,切勿將藥液濺入口、眼及破損的傷口。一般用藥1~2個療程無效,可改用其他藥物。

療方2

“成分”(1)外洗方:白芷15克,首烏12克,白鮮皮、赤芍、牛蒡子、赤苓、百部、胡麻仁、苦參、羌活、生地、花椒、金銀花、連翹各9克,焦山梔、蟬衣、蒺藜、地膚子各6克,甘草、細辛各3克,老蒜汗1枚;(2)外塗方:雄黃、蛇床子各12克,硫黃、輕粉各9克,密陀僧6克。

“用法”先取外洗方藥,加入適量清水煎沸,後過濾去渣取汁,備用;再將外塗方用藥共研細末,用桐油或香油調和成膏狀,貯存備用。使用時,先將外洗方藥液倒入盆中,待藥液適度擦洗患處,反複擦洗;然後再取外塗膏塗抹患處。每日早、晚擦洗和外塗各1次,每次塗藥2~3小時後,用水洗去。通常用藥1劑,最多2劑即愈,效佳。

“主治”汗斑風(即渾身赤雲片,癢時如有虱蚊咬吮,俗名爛癬,但退皮屑而不爛)。

“提示”外洗方忌內服。

療方3

“成分”透骨草15克,鮮山薑、黃精、丁香、地骨皮各10克,枯礬、白礬、牙皂、側柏葉、兒茶、密佗僧各5克。

“用法”將上藥共研為粗末,加清水2000毫升浸泡,冬日3天,夏日2天,水開後繼續煎煮20分鍾,後過濾去渣;取藥渣再加清水1000毫升煎15分鍾,後過濾去渣。將2次濾液混合濃縮後,加95%酒精沉澱蛋白,加蒸餾水適量瓶裝消毒備用。用時以幹淨紗布蘸取藥液擦洗患部。每日3次,每次15分鍾,5日為1療程。

“主治”花斑癬及其他真菌性皮膚病。

“提示”溫度較低時可加熱藥液,並可加少量冰酯酸或食用醋以增強療效。用藥後可配合外用抗真菌軟膏或霜劑,如複方康納樂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