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刺也稱痤瘡,是一種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膚病,多發於青年人麵部、胸背部的。病發時常伴有皮脂溢出,其特點是麵部發生分散的針頭或米粒大小的粟疹,或見黑頭,能擠出粉渣樣物。病因為過食肥甘厚味、脾胃濕熱內蘊上蒸;肺經蘊熱、外受風邪;冷水漬洗,使血熱蘊節。采用藥浴療法可獲滿意效果。
局部藥浴療法
療方1
“成分”樸硝480克,野菊花240克,花椒、枯礬各120克。
“用法”將上藥分為7份,每次1份,加適量清水煎煮,過濾去渣,倒入搪瓷容器內,趁熱先熏蒸患部,待藥液微溫後用毛巾蘸藥液洗患處。每日1~2次,每次20分鍾,7日為1個療程。
“功能”清熱解毒,消炎除痤。
“主治”適用於痤瘡。
療方2
“成分”大黃、硫黃各30克。
“用法”將上藥混合共研為粗末,然後加清水500毫升浸泡20分鍾,煎煮10分鍾,後過濾去渣取液,冷卻後以幹淨紗布蘸取藥液頻洗患部。每日3次,每次25分鍾,連用7日為1療程。
“主治”各類痤瘡。
“提示”黑頭粉刺者應以無菌針頭挑破粉刺頂端,擠去膿物再用藥,切忌自己以手擠壓,以免發生感染,遺留難以愈合的瘢痕。繼發感染者可加黃柏、魚腥草各30克共煎外洗,必要時內服抗生素類藥物以增強療效。應注意經常清潔麵部,防止油脂過多堆積:忌食辛辣肥甘之品。
療方3
“成分”大黃、黃柏、黃芩各10克。
“用法”將上藥切片或研末,加清水1000毫升煎煮,後過濾去渣取液,待藥液微溫後,淋洗患部。
“功能”清熱解毒。
“主治”適用於痤瘡及一切急性皮膚病。
“提示”防止水溫過高燙傷麵部皮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