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感冒主要為外感時邪病毒,是小兒最常見的疾病。各種病毒和細菌都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臨床表現為發熱,惡風寒、鼻塞、流涕、打噴嚏、咳嗽等。常見睡臥不寧、驚恐叫擾等症。發熱是感冒的主要症狀,一旦體溫超過39℃為高熱,小兒常陽有餘而陰不足,感邪之後最易化熱,臨床上一般以風熱型為多。如果邪熱入裏,耗傷陰液,陰損及陽,或引動肝風,常引起喘促、昏迷、驚厥等病症。

全身藥浴療法

療方1

“成分”鮮生薑15~30克。

“用法”將生薑搗碎放入鍋內煎湯,冷卻至溫度適宜時,給患兒洗澡,使患兒微汗,洗後擦幹,保暖。每日1次。如果有小兒積滯,要多洗腹部,洗後用手掌按摩腹部5~10分鍾;泄瀉者,可將患兒在薑湯中浸浴15~30分鍾。

“功能”疏風散寒、消食導滯。

“主治”適用於風寒感冒、積滯、泄瀉。

“提示”洗浴後避免受涼感寒。

療方2

“成分”紫蘇、柴胡、荊芥、薄荷。4歲以下各用20克;4歲以上各用30克。

“用法”將藥加水1000~1500毫升,煎煮5分鍾後過濾去渣,用藥液反複擦洗患兒全身。每日1次,每次洗10~15分鍾。

“功能”疏風清熱。

“主治”適用於風熱感冒。常見發熱重、惡寒輕、口渴咽幹等症狀。

療方3

“成分”銀花20克,薄荷15克,鉤藤10克。

“用法”上藥先用冷水浸泡,煎成85毫升藥液,加入乙醇15毫升製成100毫升藥液,外用擦浴,重點探曲池、大椎、風池、風府及腋下等處。

“主治”感冒發熱及所引起之驚厥。

療方4

“成分”蚤休40克,板藍根、菊花、桑葉各30克,柴胡15克,蘇葉、防風、荊芥、薄荷各10克。

“用法”將上藥水煎,外洗全身。連洗2~3次,2~3個小時1次。一般用藥3~5次可治愈。

“主治”風熱型患兒,症見發熱,頭痛,鼻塞,舌尖紅、苔白脈浮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