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百年長夢今宵圓!火樹銀花廣場夜(21)(3 / 3)

特區在按正常的秩序運轉著。一大早,入境處就做好了簽發特區護照的準備,全天共發出14本特區護照;50位臨時市政局議員今天全部宣誓就職,並選出了臨時市政局主席;屯門、沙田、大埔、灣仔、南區5個區議會舉行會議,分別選出了區議會主席。

在特區政府完全進入角色,開始轉入正常運行的同時,作為國際金融、貿易、航運、服務、信息中心的香港也在緊張繁忙地運轉著。

上午10時,隨著聯交所大樓內的一聲鈴響,歇息了五天的香港股市開市。幾分鍾後,電子顯示屏出現了特區成立後香港的第一個恒生指數數字:15345.99,開盤跳升149.2點。從事股票交易50多年的香港聯交所會員、眾利股票公司的董偉說:“很平穩,一切都很正常。”香港股市今天總成交量達到245億港元,交投異常活躍。

香港最大的銀行營業大廳內,氣氛熱烈,秩序井然。彙豐集團公共事務部的張丹丹說:估計中午時分人會更多,五天假期積下了許多事,今天第一天上班,處理一下財務方麵的事也是理所當然。不遠處的中國銀行交易大廳內,也是人來人往不斷。這裏的辦公室主任袁誌剛表示,交易情況平穩、良好,一切運作正常而有序。

雖然雨下了一夜,到清晨仍未停歇,但一早前來香港貿發局公幹和查閱資料的人仍絡繹不絕。貿發局的職員們佩戴著有會展中心新翼圖案的新局徽,來到各自的工作崗位,開始了他們繁忙的一天。在設計部,設計師瞿耀輝正在為10日將要舉行的“貿發局市場推廣日”進行美術設計;展覽事務部主任周啟良剛與同事們研究完籌備本月中下旬在香港舉辦香港時裝節和香港書展事宜;貿發局圖書館內不少商家客戶在查詢各種有關的商業資料。這裏的4.2萬冊貿易參考書刊和60多萬家海內外企業的電腦資料,為人們提供了最齊全的商業信息。貿發局宣傳經理邱鬆鶴說:“今天是香港回歸祖國後的第一天上班,大家心情很好。我們現在的業務、所做的工作都沒有什麼變化,隻是業務量不小,今年要在會展中心舉辦的展覽就為數不少。”

特區成立後的第一個工作日,世界上最忙碌的啟德機場依然繁忙。一架架飛機的雨中起降,南來北往的人行色匆匆,海關的工作人員佩戴著嶄新的特區徽誌,認真地檢查著每一個進出特區的人員。在葵湧的八號貨櫃碼頭,長長的起重機吊臂揮來轉去,一排排集裝箱碼放得如同一堵堵彩色的牆。不遠處的海麵上停泊著各種噸位的船隻,一艘艘躉船穿梭往來其間,增加著雨中維多利亞港灣的繁忙。據這裏香港中遠集團的人士介紹,八號貨櫃碼頭一天都沒放假,7月1日零時許,一艘名為“汾河”號的兩萬噸巨輪,滿載貨物駛出了這裏,前往中東地區。當時大家都很開心,這是特區成立後出港的第一艘萬噸以上的巨輪。

香港繁忙而秩序井然地度過了回歸後的第一個工作日。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在處理了一天繁忙事務、會見了一位瑞典外賓、出席了香港中華總商會酒會和回歸杯足球賽開球禮以後,晚上8點又走上香港城市大學晚宴的講壇。

在寧靜祥和中踏上新的曆程

幾番夏雨的梳洗,美麗的香港愈加顯得風姿綽約。

清晨,維多利亞港灣從睡夢中醒來。

掀開曆史新頁的香港,正以新的麵貌踏上新的發展曆程。

香港人平靜而充滿活力地開始新的一天。

午夜時分,大多數香港居民酣夢正甜時,內地運載各種鮮貨禽蛋產品的“三趟快車”已經抵達港九貨場。35年來,這淩晨的一幕始終如此,風雨無阻。

清晨4點,第一班雙層有軌電車開始在港島稠密的樓群中穿行。這種帶有古舊色彩的電車在這裏幾乎行駛了一個世紀。

黎明時分,帶著露水的新鮮蔬菜擺上大大小小的鋪麵。像往常一樣,小商販早早就開始準備好一天的貨物。

6點不到,在灣仔汕頭街附近賣報的李老伯便已將領回的當天報紙擺放整齊。600多萬人的香港擁有上百家報刊,是世界上報刊密度最高的城市。李老伯說:“我在這裏賣了十多年的報紙,但近幾天的報紙賣得最好。”

8時許,中環、灣仔商業區,上班一族步履急促,但茶樓裏的老人們卻依然慢悠悠地“飯飲”吃點心。現代大都會的快速節奏與傳統的生活方式和諧地融會在一起。

香港最負盛名的宗教場所黃大仙廟香煙繚繞。在香港1092平方公裏的土地上,有上千個宗教場所。今天,它們與以往一樣,進行著每日不變的宗教活動。

“馬照跑”,雖然名義上有一點變化:馬會的名字已由“英皇禦準香港賽馬會”改為“香港賽馬會”,馬會沿用的標誌也有一些修改。一向由外籍人士出任的馬會行政總裁,已從去年起首次由華人擔任。

新聞秘書鄭國銘強調,馬會對今後的賽馬事業發展很有信心,否則馬會就不會耗資10多億港元來重建總部大樓、國際一級全草地馬場及增建馬房。在剛結束的上個馬季,賽馬總投注額高達900多億港元。論規模和投注額,已是全球之冠。

夜生活是香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入夜,多姿多彩的夜總會、酒吧、迪斯科舞廳依然燈紅酒綠,歌舞升平。此前,大富豪集團斥資3000萬港元裝修夜總會。集團顧問鄧宇程說:“‘舞照跳’的前景沒有任何理由不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