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平息暴亂定大局!“南巡”談話滿眼春(20)(2 / 3)

天安門城樓對外開放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本著“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原則,天安門開放的收入全部用於天安門地區的建設和改造。

廣場國旗旗杆基座的先後改建,為天安門城樓以及金水河安裝238套立麵照明燈具和56組彩色燈光噴泉等6個大的工程項目,沒要國家一分錢,其費用全部來自天安門城樓開放後的收入。

神州第一街巡禮

以天安門和廣場為中心的長安街是北京市永不停歇的大動脈,川流不息的行人車輛,沸騰喧囂的生活節奏,構成北京市現代化大都市的奇觀。

長安大街乃國脈所係,是首都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重要機構的集中地帶。她不僅以其絢麗奪目的景觀增添首都的風采,而且以多彩繽紛的變化構成中華民族蓬勃向上的窗口。無論是國內外的普通遊客,還是海外的國家元首、經濟巨子、軍政要員,來到中國的首都,首先踏上的就是這條錦繡長廊。

長安大街以其絢麗多彩的風姿,譜寫著當代中國改革開放偉業騰飛的曆史畫卷。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明成祖朱棣500多年前下令大興土木,建都北京時,他也許不會想到,他的子孫後代們演出了如此輝煌的曆史活劇。

在開國大典的前夜,毛澤東率全體政協委員走出新華門,過長安街,來到天安門廣場,埋下了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基石。這座英雄的豐碑一反中國碑石的建築傳統,麵朝天安門,讓人們一進廣場,就領略到中華民族求獨立、統一、繁榮、富強的壯觀史實,聽到無數先烈們在天之靈欣慰的笑聲。

廣場南端坐落著毛澤東主席的紀念堂,流連忘返瞻仰的人群,懷著虔誠的崇敬,對這位共和國的開創者懷著深深的思念。

改革開放帶來了廣場南端商業金三角,肯德基炸雞店在山德士上校的經營下,生意火紅,晝夜不停;那極富朝鮮族口味的天宮酒家使人流連忘返,這個酒家的老板淺井米子是位在中國長大的日本人,她不願舍故土,來到廣場參加經濟大角逐。

一位在這裏品嚐著佳肴美味的美國女作家感慨地說:“如果有人問在20世紀哪個國家變化最大,我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那就是中國!”

廣場東部矗立著一處大型建築,在這裏,你可以了解到中華民族幾千年興衰的風雨,在這裏你可以博覽中華上下古今的風采、追索神州積澱的曆史和躍動著現實。這便是中國曆史博物館。

一位詩人把天安門廣場比作一架巨大的天平,曆史博物館和人民大會堂是兩個巨大的托盤,一個托著曆史,一個托著現在,而紀念碑就是那頂天立地的支點。

這位詩人的立體思維能力不錯!

50年代末,在長安街人民大會堂的土地上,一群熱血青年創下了9天等於一個月的建築奇跡。憑著那種衝天幹勁,在短短的幾個月的時間內,樹起了一座雄偉堂皇的大廈,令國外的建築同行們瞠目結舌。

40多年間,人們從這座穹頂式結構的大廈裏發出的信息,觀測到中國發生的滄桑巨變。人們進入其間,就能領略到當家做主的氣派。

飽經社會動亂的中國邁進了改革開放的新時代後,一大批新穎、建築精美的高樓大廈如雨後春筍般地在長安街兩側拔地而起,昭示著一個古老而偉大的民族再煥青春的自尊、自豪和自信。

從這條街上湧動奔騰的改革熱潮、鱗次櫛比的大廈、競爭氣息極濃的廣告牌、各種膚色的人群、如潮如流的各種交通工具,都展示著中華民族複興、壯闊和迷人的曆史大變遷。

香山、八大處、頤和園、圓明園、潭柘寺、戒台寺等聞名於世、壯觀幽靜的園林寺廟,構成北京西郊如詩如畫的美麗仙境。

始建於唐代的中南海,在古代隻有王公大臣才能出入的地方,1949年起作為新中國的心髒,成為中共中央、國務院的辦公地,莊嚴的國徽、威武的士兵,其神聖又神秘之感是不用多說的。

1980年五一節,中南海正式對外開放,留影的笑語和蕩舟的歡唱,使中南海悄悄褪去了神秘的光環,它歡迎著改革開放的開拓者,也擁抱著海外友好的使者。從這裏,人們感覺到中國跳動著的每一個節拍。

誕生於1940年12月30日的一個代號為XNCR的延安新華廣播電台,度過了它的知天命之年,矗立在寬闊的長安街上。當年戎馬倥傯的吉鴻昌將軍在他36歲被迫交出兵權、出洋考察最早見到電視為何物的時候,他也許沒想到幾十年後,高度發達的廣播電視網群覆蓋了神州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