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向暉認為齊格勒言之有理,且態度友好,建議按美方意見辦。
周恩來卻搖著頭批評熊向暉道:“租用衛星不是錢多錢少的問題,而是一個國家的主權問題。你告訴齊格勒,第一,請他負責為中國政府租用一顆通訊衛星;第二,租用期間所有權屬於中國政府,美方事先向我們申請使用權,我們將予以同意並收取使用費;第三,租用費和使用費都要合理。請他提出具體數目,我們也通過其他途徑了解國際上的一般價格。”
熊向暉向齊格勒講了周恩來的意見,齊格勒驚訝地說:“我第一次遇到這樣精明自重的談判對手。我完全同意中國政府的建議。請放心,租用費一定很合理,租用費和使用費之間將會劃等號。”他又豎起大拇指道:“我完全同意基辛格博士的看法,周恩來先生是世界上罕見的令人衷心敬佩的偉大政治家和外交家!”
中國政府還同意美方增加隨訪記者,將來訪人數由367人增加到374人。在安全問題上,雙方商定尼克鬆總統飛抵上海後,即換乘中國專機和專車。在美方了解了北京、上海、杭州等地活動場所、路線和住所後,對中方的安全措施表示滿意。
毛澤東說:它替我們擔心是貓哭耗子
1月4日晨,聽了黑格的口信後,周恩來就讓熊向暉起草一個《對美方口信的答複》,親自審改後,送請毛澤東審批。
6日上午,姬鵬飛和黑格舉行政治會談。黑格首先說:“上次我對周恩來總理提到希望加強公報草案中的某些積極因素。總理答複我說,在這方麵首先將考慮到貿易問題。”並說他“注意到了中國方麵的立場,承認這個問題要非常緩慢地實現”。關於次大陸問題,他說:“從現在起到尼克鬆訪華這段時間內,我們在次大陸的政策將集中在贏得時間,以須使巴基斯坦增強自衛能力。”關於東南亞局勢,“基辛格博士讓我重申,是莫斯科在阻礙通過和平談判解決那個地方的衝突。”“我們了解到新德裏打算迅速將它在河內的外交代表升格。這是一個不祥之兆,進一步說明了蘇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南翼打算做什麼。”“我希望在我離開之前,能就蘇聯最近在河內增強影響,以及蘇聯直接包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戰略問題,進一步交換意見。”
傍晚,周恩來總理和葉劍英元帥分三批接見了美國先遣組的全體人員。周恩來很自然地對齊格勒說:“我在這屋子裏見過你們乒乓球隊。二十多年來,我重新會見大批美國朋友是從1971年4月開始的。乒乓球把我們兩國關係聯係起來了。我們被邀請了,但還沒有回話。請齊格勒先生轉告你們乒乓球協會主席,那位曾經到中國來的團長。我們願意在春暖花開的時候回訪。”齊格勒表示“我一定轉告”。當周恩來問及通訊問題時,黑格誇獎中方工作人員業務水平高,他們的要求很快就得到了滿足,而且比他們希望的還好。
之後,周恩來向毛澤東彙報這幾天的情況。毛澤東邊聽彙報邊發表意見。
當周恩來彙報印巴問題時,毛澤東說:“國家愈大,膽子愈小。把印度分成兩個本來就不那麼合適。何必分成兩個呢?現在他們又把東巴也分開了。這也好。印巴問題就說明全世界都在動亂。”
當彙報黑格說蘇聯戰略改變,要利用次大陸包圍中國時,毛澤東又說:“包圍中國!要他們來救我,那怎麼了得!它替我們擔心啊,是貓哭耗子!在次大陸對中國包圍,印度支那也是蘇聯包圍中國,那葛羅米柯跟人家去日本,是不是日本也要包圍中國啦?這就不得了啦,替我們擔心啊!還有台灣呢,菲律賓呢,南朝鮮呢,那就不算包圍?統統要它保護,中國的獨立、生存能力都讓你保護,危險得很呀!”
當談到黑格講尼克鬆要恢複世界領袖的形象時,毛澤東說:“美國人也怪,他自己明明講國內有什麼親蘇勢力、親台勢力、官僚勢力都反對他。尼克鬆作為美國總統連美國領袖都作不成,他還要來作世界領袖啊!包圍,包圍,我現在隻有人兩個,你們包圍吧!”
接著周恩來把口信答複稿拿給毛澤東看。毛澤東看完後說:“好,我看可以給他講。講了以後,無非是吹。他22年都沒有來,再算一百年嘛!這些美國人啊,睡了兩個晚上好覺,他又忘了。你不頂他一下,他就不舒服……總而言之,無非是吹了。我看啊,過不了幾年他還是要來的。”
最後,周恩來問:“聯合公報草案,除台灣問題外,美方沒提,是不是就不動了?”
毛澤東立即說:“就不動,要動就動一點,把人民要進步,改成人民要革命。他們就是怕革命,他們愈怕,我們愈要提。其實這個公報沒把基本問題寫上去。基本問題是:無論美國也好,中國也好,都不能兩麵作戰。口頭上說兩麵、三麵、四麵、五麵作戰都可以,實際上就是不能兩麵作戰。當然寫進去就不好!”
當晚11點30分,周恩來和黑格舉行第二次會晤。周恩來先是輕鬆地說:“今天他們請你喝酒太多吧?”黑格愉快地說:“喝多了一點。”
周恩來轉入正題說:“今天下午我聽姬代部長轉達了你帶來的基辛格的口信。現在我先回答你4日淩晨的口信。我們研究了你轉達的口信。你們的直率態度有助於我們更清楚地了解美國方麵對當前局勢和中美關係的想法,我們願以同樣坦率的態度談談我們的意見。”
“首先,我要請教一下黑格先生,你們為什麼非要在公報中使用Viability這樣的字眼呢?”
原來,在美方起草的尼克鬆訪華新聞公報草稿中有一句是:“美國政府關心中國人民的生存能力(Via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