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3章 演講時怎樣說話(3)(2 / 3)

“在歌德有名的悲劇中,梅菲斯特是這樣自我介紹的:‘我否定一切的精神!’不幸的浮士德博士在聽了梅菲斯特的忠告後,越來越倒黴了,直到最後下地獄為止。法國的男女同胞們!我們不要這樣做,要排除懷疑——這個代表一切墮落、頹廢的魔鬼。讓我們繼續前進吧!我們的法國是一個有自信心的法國,因而它的前途是無限的!

“共和國萬歲!法蘭西萬歲!”

這樣激動人心的文字,加之演講者飽滿充沛的熱情,叩擊著每個聽眾的心扉。在他麵前,懦弱的人將無招架之力。

要使結尾處文采飛揚,撼動人心,恰當引用是一個方法,精雕細琢的語言,還要以演講者的內心感受為依托,再有感染力的文字在演講者平淡無力的演說中也會成為一杯白開水,隻有演講者內心湧動著激情,並訴諸語音、語調、語氣、語素等載體,才會真正打動人心。

演講稿中常用的修辭法

演講稿既具有較強的邏輯性,也具有一定的藝術性,對語言藝術有較高的要求。有了好材料,有了好結構,還必須通過優美動人的語言來表達。要使演講稿富有優美動人的語言,就必須講究修辭。

1.比擬

比擬是擬人和擬物的合稱,或寄情於物,或托物言誌,引起聽眾的共鳴和深思。具有深刻、形象和幽默詼諧的特點,可以增強語言的表現力和感染力,也能增強語言的抒情色彩和喜劇效果,把精彩的論述與模形擬象的描繪融為一體,既給人理性上的啟迪,又給人以藝術上的美感。例如,有一篇名為“我的理想之路”的演講,熱情地歌頌了人民教師,結尾處用了一連串的比擬:

“作為未來教師的我,沒有太高的奢望——隻求用知識的雨露去澆灌幼苗。像紅燭,將全部心血化為光焰,去照亮青少年一代那美好的心靈;像春蠶,為謀求人類的幸福,吐盡最後一口絲。”

2.排比

用三個或三個以上的意思密切相關、結構相似、語氣連貫的句子排列起來就叫排比。

如以上規定,不得隨意改動,不得隨意違反,不得隨意解釋。如:這種作風,拿了律己,則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則害了別人;拿了指導革命,則害了革命。排比和對偶是有區別的,使用時應注意區分。對偶句限定為兩個句子,排比可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的詞組或句子構成。對偶句要求上下句字數、結構均相同,而排比句隻要求大體相同。對偶句可以表達相關或相反的意思。排比句不能表示相反的意思。

運用排比應注意兩點。第一,不要生拉硬湊,表達的內容中有並列的部分才能運用。隻從形式考慮,有意鋪排,則顯得累贅,反而影響表達。第二,排比句的分句或詞組之間都有一定的邏輯順序,不能顛倒和錯亂。

3.引用

演講時常常要引用某些原始資料、典型的原話或成語、典故、格言等來增強說服力和演講的動人色彩。如:

“中國人有一句老話‘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這句話對於人們的實踐是真理,對於認識論也是真理。離開實踐的認識是不可能的。”

4.數據

工作中,總是離不了用數據來有力地說明問題、論述問題。數據常常成為根據。演說中運用數據增強表達效果,常能令人信服。有時不僅用大概數據,還有具體數據。如:

“全北京市共有46條河流溝渠總長900公裏;受汙河道總長400多公裏,占城區和近郊河道總長的50%;被喻為“龍須溝”的河道至少有34條。”

5.對比

把兩種不同事物或一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麵放在一起進行比較,就是對比。對立統一的兩種事物或概念的對比叫兩體對比。存在於同一事物中的兩個對立麵之間的對比,叫做一體兩麵對比。演講中恰當地運用對比手法,能使形象突出,能較全麵地表現演講者的觀點,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質特征。正義與邪惡,英勇與懦怯,偉大與渺小,一經對照,涇渭分明,給人印象極深。

例如,英國政治家賴白斯在倫敦參事會上所作的關於勞動情況的演講,據說他在演講中突然停頓取出金表,一聲不響站在那裏看著聽眾長達1分12秒之久,在大家都要坐不住的時候,他突然大聲說道:“諸位剛才所感覺局促不安的72秒時間就是普通工人壘一塊磚所用的時間。”賴白斯巧妙地利用這種停頓進行了一次生動的時間對比,形成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收到了獨特的修辭效果。

重視演講的語言藝術

早在20世紀30年代,楊炳乾先生在其《演講論大綱》中就演講語言與文學語言的差異作了精辟的論述:“演說學修辭與文學之修辭不同……文學重在抒發自我情感,演說重在誘動他人情感,文學之修辭多純為求美,而小說之修辭則欲藉美以助其成功……且文學之文章接於人目,故其修辭,除詩歌外,僅注意文學之內容,而演講之語言,結於人耳,故其修辭更含有聲音語氣及適應環境之性質。文學之文章,能反複閱者,故詞可艱深;而演說之語言,隻陳述一次,故詞貴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