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9章 即席發言時怎樣說話(2)(2 / 3)

不僅要讓別人聽懂,還要讓別人愛聽,這就和發言者的語言特色密不可分了。生動形象、幽默風趣的語言能激發聽眾的熱情,調動會場的氣氛,甚至會形成一個小小的高潮。語言生動,可以在句式和修辭上下功夫。排比句式的運用,往往會產生氣勢宏大如排山倒海般的表達效果。下麵是毛主席在《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的報告中,論及紅軍長征的偉大意義時說的一段著名的話:

“講到長征,請問有什麼意義呢?我們說,長征是曆史紀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曆史上曾經有過我們這樣的長征麼?十二個月光陰中間,天上每日幾十架飛機偵察轟炸,地下幾十萬大軍圍追堵截,路上遇著了說不盡的艱難險阻,我們卻開動了每人的兩隻腳,長驅二萬餘裏,縱橫十一個省,請問曆史上曾有過我們這樣的長征麼?沒有,從來沒有。”

這段話排比、設問句式的組合變化,構成其鮮明的語言特色,給人以磅礴大氣、鏗鏘有力之感。

講話中著意運用一些有效的修辭方式,對於觀點的闡述,意思的表達也會起到很好的效果。有時,一個精彩貼切的比喻,可以使一個複雜的道理顯得十分簡潔明確,這也是人們常常感到某些講話聽起來平淡樸素,但是卻耐人尋味,而且越琢磨越感到真切清新,寓意深刻的原因。鄧小平同誌才思敏捷,說話形象、生動,堪稱大師,比如他的“不管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的名言,早已在中華神州大地成為家喻戶曉的警句,深入到中國人的思想和靈魂。

即席發言時的結束語

即席講話有一個好的開頭,好的內容,再有一個好的結果,那就可以達到很好的表達效果。結尾時,更需要有力度,不冗長拖遝,更不要畫蛇添足,而要在言不必盡或達到高潮時戛然而止,給聽眾以深刻的印象,留有回味的餘地。比如美國的萊特兄弟在成功地駕駛動力飛機飛上藍天後,人們在法國的一次歡迎酒會上再三邀請哥哥威爾伯講話,他即席講道:“據我們所知,鳥類中會說話的隻有鸚鵡,而鸚鵡是飛不高的。”這一句深含哲理的即席講話,博得了與會者長時間的鼓掌,至今還一直為世人所稱道。

相反,有些領導人在發言結束時總喜歡加上幾句:“我今天的發言,一時來不及準備,講得不好,請大家見諒。”這實在是多此一舉,連你自己都覺得講的不好,還希望聽眾的認可嗎?這種自貶身價的做法實不可取。

即席講話結尾的方法很多,可用充滿激情的話語結尾,總結全篇的簡短結論結尾,讚頌的話語結尾,名言警句結尾,詩詞歌賦結尾,幽默的語言和號召呼籲結尾等等。不論采用哪種手法,都應幹淨、利落,起到再現主題,收攏全篇的作用。

戲院中有一句老話:“從上場和下場的精神,就可以知道衙門的本領。”這句話雖然是指演員,然而對講話者也是很適用的。這句話告訴人們要高度重視開頭語和結束語。

結束語是即席講話的重要組成部分,精妙的結束語能使講話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通常情況下,結尾不應冗長拖遝,更不能畫蛇添足,而要在言不必盡或達到高潮時戛然而止,給聽眾以餘音繞梁、回味無窮的感覺。結尾時要盡可能達到與聽眾感情上的交融,引起共鳴。在把握好分寸的前提下,滿腔熱情地提出希望、要求和建議。充滿激情的結尾,有很大的鼓動力,特別是一些動員性的講話,可以使人振奮,使人激昂。如同看一場足球賽,開場進一球,與臨終場前進一球,球迷的情緒和效果是大不一樣的。

美國星期六晚報的主編羅粹慕先生說過:“我把文章刊登在最受歡迎的地方,就結束了,而在演說上,當聽眾達到最愉快的點,你就應該設法早些結束了!”

林肯第二次就任總統的演說結束語曆來被人們所津津樂道,他說:

“對任何人都不懷惡意,對一切人報寬容態度;堅持正義,因為上帝使我們懂得正義。讓我們繼續努力完成我們目前正在進行的事業,把國家的創傷包紮起來,關懷那些擔負起戰爭重擔的人,關懷他們的孤兒寡婦——凡是可以在我們中間、在同所有國家的關係方麵帶來公正持久的和平的一切事情,我們都要去做。”

這個結尾不愧為經典之作。幹淨利索,凝練有力,極富人情味和鼓動性。老舍先生在一次演講中,他開頭說:“我今天給大家談六個問題。”接著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井井有條地談著,這時他發現離散會的時間不多了,於是他提高嗓門說:“第六,散會。”聽眾先是一愣,接著就歡快地鼓起了掌,大家都十分敬佩老舍先生的幽默。老舍先生知道已到散會時間,沒有再按事先準備的去講,而是選擇時機戛然而止,既幽默又利索。

當講話因種種原因需要中止時,你仍然滔滔不絕、按部就班地講個不停,必然引起聽眾反感。這時,你應設法立即中止講話,這樣會得到聽眾的理解和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