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說話要注意尺度(3)(3 / 3)

當然談話中“啊”“呃”等聲音過多,也是一種口頭禪的表現,著名演說家奧利佛·霍姆斯說:“切勿在談話中散布那些可怕的‘呃’音。”如果你有錄音機,不妨將自己打電話時的聲音錄下來,聽聽自己是否有這一毛病。一旦弄清了自己的毛病,那麼以後在與人講話的過程中就要時時提醒自己注意這一點。

下麵介紹幾種克服口頭禪的方法以供參考:

默講。出現口頭禪的原因之一,是對所講的內容不熟悉,講了上句,忘了下句,此時就要用口頭禪來獲得一點思考的時間,以便想起下句話。事前默講幾遍,對內容、措辭十分熟悉,正式講話時就能減少或不出現口頭禪了。

朗讀。克服口頭禪的朗讀法,就是將自己的口語,從不清楚變為清楚、流利的語言。如果內部語言流暢貫通,就不會出現口頭禪。出聲朗讀老舍、葉聖陶等語言大師的作品,有助於用規範的語言來改善自己不規範的語言。

耳聽。廣播員、演員的語言,一般都較為規範,沒有口頭禪。平時聽廣播、看電影時,可邊聽邊輕聲跟著說。久而久之,你會驚喜地發現:自己的口語精練了,口頭禪少了,連普通話水平也提高了。

練習。聽聽自己的講話錄音,會對自己講話中的口頭禪深惡痛絕。這樣,往往能使自己講話時十分警惕,口頭禪也會隨之變少。

慢語。在一段時間內,盡量講慢些,養成從容不迫地思維和說話的習慣,一句句想,一句句說,對克服口頭禪有很好的效果。

5.講粗話

講粗話是說話的惡習。俗話說,習慣成自然。隨便什麼事情,隻要成了習慣,就會自然地發生。講粗話也是如此,一個人一旦養成了講粗話的習慣,往往是出口不雅,自己還意識不到。講粗話是一種壞習慣,是極不文明的表現,但要克服這種習慣也並不是一件易事。比較有效的辦法是,找出自己出現頻率最高的粗話,集中力量首先改掉它。首先是改變講話頻率,每句話末停頓一下;其次講話前提醒自己,改變原有的條件反射。出現頻率最高的粗話改掉了,其他粗話的克服也就不難了。

請別人督促也很重要。當然,這裏的“別人”最好是了解自己的人,這樣督促起來可以直截了當。由於有時自己講了粗話還不知道,請別人督促就能起到提醒、檢查的作用。督促還有另一層心理意義,那就是造成一種不利於原有條件反射自然發生的外界環境,以促進舊習慣的終止。

6.結巴

“結巴”是口吃的通稱。

“結巴”對於極個別的人來說是一種習慣性的語言缺陷,是一種病態反應,他們也被稱為口吃患者。口吃就是說話時字音重複或詞句中斷的現象,要想治愈說話“結巴”的毛病,除藥物治療外,更重要的是去除心理障礙。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少年時代就是口吃患者,為了克服這個缺陷,他常常朗誦課文,為了發音準確,就對著鏡子糾正嘴形,後來他成了一個著名的政治家、演說家。有口吃的人不妨試一試這個方法,堅持朗讀文章,隻要堅持不懈並保持良好的心態,相信一定會產生好的效果。

7.毛手毛腳

毛手毛腳,意即說話時動作過於頻繁。可以檢查一下自己,是否在說話時不斷出現以下動作:坐立不安、蹙眉、揚眉、歪嘴、拉耳朵、摸下巴、搔頭皮、轉動鉛筆、拉領帶、弄指頭、搖腿等。這都是一些影響你說話效果的不良因素。當你說話時,動作過於頻繁,聽者就會被你的這些動作所吸引,根本不可能認真聽你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