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節 先生對早死(1 / 1)

命苦不如趁早死,

家貧無奈做先生。

〔作者簡介〕夏丏尊(1886~1946),名鑄,字勉旃,號悶庵,浙江上虞人。16歲中秀才,由於家道中落,18歲即開館教私塾。後任教於暨南大學。

〔創作背景〕作者年輕時,針對自己的境況而撰此聯。

〔聯句特色〕這是一副自況的妙聯,寫出了當時的逆境。

“命苦”歸咎於“家貧”,因“家貧”而又認定“命苦”,萬般無奈之下,不得不做私塾先生以維持生計。倘還無以安身,甚至想到“不如趁早死”。聯語充滿悲愴、淒涼的氣氛。雖是反映作者自身的境況,但透過字裏行間,何嚐不是當時社會上所有貧困無依的知識分子、教書先生的真實寫照!

以自己之感受反映社會現實是此聯構思立意的巧妙之處。而創作手法亦別有技巧,既用因果關係複句以陳述,又以“早死”與“先生”正反相襯,切處境,切心情,切事理,非常巧妙。對仗精工,聲韻和諧,亦是妙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