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別總拿“孝心”說事(2 / 2)

我和他家人關係不好了,她對我家人的關係也越來越僵,簡直成了仇人。其實,就是因為我給家裏花錢多了。您說我母親有病我不該幫助嗎?許你有孝心,就不許我有孝心?我弟弟來城裏上班還沒有成家,我們的平房要不也是閑著,讓我弟弟住怎麼就不行了?誰沒有親人,誰沒有親情?就這樣,我們采取了AA製。可是為花錢的事兒,我們還是經常鬧。我隻要給我家人花錢,他就會生氣,就會和我吵。

吵來吵去,去年我們第一次離了婚。這次是複婚後的再一次鬧離婚了。您說我們明天是不是該去辦離婚?

心理透析:偏激而固執的“孝心”

既然再次的鬧離婚在中途叫停,不去找律師卻來找心理谘詢師,這已經表明,他們的婚姻遠沒到破裂的程度,他們實質上都不想真正離婚。不想離婚為什麼還一再鬧離婚?這是因為他們的婚姻問題陷入迷局。常常這樣,婚姻一旦出現問題陷入迷局,人們找不到問題根源和出路,就以為婚姻沒救了,就以為隻有離婚才是出路。但,離婚並非所有婚姻問題的出路。這對夫妻就是錯把離婚當成解決問題的出路,所以玩起了鬧離婚的“遊戲”。可這遊戲不是好玩的,於是他們開始心理求助了。

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如果跳出來看他們的婚姻迷局,關鍵在於他們陷入一個共同的心理誤區:他們都偏激而固執地拉起“孝心”的大旗,拿“親情”說事兒,讓親情來和愛情唱對台戲。從他們夫妻的講述看,內容基本吻合,為何心態如此衝突?就是因為他們都堅持,必須孝敬我的父母,必須把我的家人放在首位。於是,各自都對自己的家人好,對對方的家人不好。於是,雙方都以“親情”的名義來理直氣壯地摧殘著愛情,都以“孝心”的名義大義凜然地折磨著婚姻。

表麵看來,似乎是雙方的家人在幹擾他們的婚姻。其實,問題的根源在於他們自己,在於他們拉起“孝心”的大旗,來掩蓋婚姻中他們各自應該反思的問題。我們為什麼鬧矛盾?就是因為我孝敬父母,我對家人好,而她對我的父母不孝敬,對我家人不好。這是多麼義正詞嚴的理由。其實從心理上看,這不過是在運用“合理化”的心理防衛機製,為自己在婚姻中的問題找一個好聽的借口。

心靈跨越:婚姻要共同努力積極建設

本來,親情與愛情並非天敵,孝敬父母與和諧婚姻並並不矛盾。從年輕夫妻角度說,隻有首先建設好了自己的婚姻,才談得上孝敬父母幫助家人。沒有哪位父母,願意子女以璀璨婚姻來盡所謂的孝心。所以,理性的對策在於雙方都先放下“孝心”的旗幟,先讓各自家人從婚姻中撤出。然後,在比較單純的二人空間裏,進行雙向溝通,各自冷靜反思自我,積極的調整自我,從改變自己做起來積極地建設婚姻。

他們對此都表示理解,並表示願意作出積極的嚐試。不久,他們如約傳來反饋信息:他們沒有去離婚,他們不會再去離婚。我不認為婚姻沒戲了還綁在一起就一定好事兒,該分手了就分手,不一定就是壞事。但是,我相信,許多婚姻是可以帶著問題生存發展的,需要的是雙方共同努力來積極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