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路迷障:怎樣協調好我們的關係?
電子郵件裏,一位女士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我和我老公是大學同學。原來我們都是中學老師,後來我跳槽去了外企,工資比他多了2倍。第一個月我把薪水交給他時,他臉一下子紅了,說他感覺自己一下子在家裏的地位矮了半截。
因為平時我倆有個習慣,大家誰有心事誰就說出來,互相交流一下看法和意見,心裏的疙瘩也就解開了。所以我一聽老公說這話,立刻警覺起來,怪不得最近他總是不太開心,好像心事很重,我因為工作壓力大也就忽略了他。噢,原來問題出在這裏啊。
我想跟以往一樣,兩個人交流一下也許就過去了。於是,我開玩笑似的,說他現在可是學校裏的重點培養對象,未來的校長啊!可是,這次這個方法不靈了,我看得出,丈夫真得很在乎我掙錢比他多,心理壓力比較大。
對這樣的問題,怎樣才能協調好我們的關係呢?
心理透析:男性潛意識裏拒絕弱者形象
在夫妻關係依然“經濟是基礎”的今天,妻子掙得多了,並且不是多一點半點,這幾乎無一例外地是丈夫的壓力。所以,夫妻最好掙得差不多。可現實的問題是,有些家庭偏偏妻子掙得多,麵對這樣的情形應該怎麼辦?
關鍵是從心理上扮演好夫妻角色。我們麵對的現實是,婚姻一台戲,夫妻角色本不同。男人女人走進一個家庭,首先需要扮演的是丈夫和妻子的角色。自從進入父係社會,我們人類社會演化的結果形成了明顯的夫妻角色分工。我們應該講究男女平等,但男女到底有著不同的角色心理。男人一直扮演著強悍的社會形象。在家裏,即使是最新潮的家庭,也不免把男人看成全家的心理重心人物。更多的普通家庭,不更是把男人看成家庭的太陽嗎?遭遇風雨的時候,不更是首先由男人來遮風擋雨嗎?強者,這就是男人的社會角色,也是在家庭中的角色。男性的潛意識裏是拒絕弱者形象的。不錯,強者形象給男人帶來某些特權的時候,也給男人帶來了心理壓力。但是男人如果扮演了弱者的形象,男人會更有壓力,這才是男人不能承受的壓力。
心靈跨越:夫妻協同進行心理調節
所以,在妻子比丈夫掙錢多的家庭,從妻子方麵說,回到家裏更要扮演好自己的妻子角色。如果你愛著這個家,就該把丈夫當成家庭心理重心任務,千萬別忘了天高地厚,當那個“母夜叉”。這就不僅需要解決態度問題,還要拿出行動來,比如妻子在家裏絕不對丈夫頤指氣使,妻子在家務活上多做一點貢獻,等等。同時還應積極“提攜後進”,幫助丈夫發展起來,甚至為了整個家,有些時候妻子幹脆“讓賢”。其實,最堅強的女人也想靠在男人的懷裏歇息,也希望男人是一顆大樹。這樣讓丈夫找到感覺,使妻子的睿智。
從丈夫方麵說,如果你也愛著這個家庭,就不要坐等妻子給你“減壓”,應主動自我調節。如果現狀不好改變,就不要太在意掙得多少,覺得自己矮半截,自己把自己打倒了。應該換一個角度來看待,自己對家庭對工作,都盡職盡責,一樣無愧於男子漢。更何況,很多時候掙錢多少是行業差別,不是自己無能,何必自慚形穢?同時,如果可能,還可以努力創造條件,積極進取,改變自己,發展自己。如此積極的麵對生活,即使自己依然沒有妻子掙錢多,自己也是一個負責任的男人,妻子一樣愛你。
就上麵故事中的夫妻關係說,有比較好的感情基礎。相信隻要妻子注意到這個問題,從自己做起,主動調整,就會較好的協調好彼此的關係。再說,丈夫剛剛麵對妻子掙錢多這樣一個事實,心理上的接受還需要一段時間,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有素養的男人,也會自覺從心理上調整過來,理性地麵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