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婆媳戰爭的導火索(2 / 2)

我哪裏受得了?當場就質問婆婆:您怎麼說我那麼多壞話?婆婆不承認:沒有哇,誰說你壞話了?我緊追不放:還沒有呢,我一字不落的都聽到了,都聽到了!說到這裏,一下子婆婆翻臉了,跟我就鬧了起來。就從那天起,對我就沒好氣了。我覺得說過就過去了,回家來,還是該叫媽叫媽,可婆婆卻一點也沒好起來……

聽到這裏我笑了:原來如此!你們婆媳戰爭的導火索,原來就是你當麵揭了婆婆的短,就是你這句“我都聽到了”。請你想象一下,假如是自己背後說幾句抱怨婆婆的話,偏巧婆婆聽到了,當時就揭穿了,你什麼感覺?

維娜自言自語:也是啊,真是挺不好的感覺。

我繼續笑道:那感覺叫尷尬,叫難堪,叫丟麵兒。所以,對任何人,凡是背後說的話,聽到了權當沒聽到。從心理學角度說,即便沒有惡意,背後說的話也未必適合當麵聽,這是因為間接信息不同於直接信息。所以,即便不是壞話,當麵挑明也是一種被人揭秘的感覺,也感覺不好。再說,背後說的話,也許未必都有多少壞心歹意,不過是和別人說說,比較隨便,比較隨意,不慎重,不嚴謹,說過就過去了。比如,老人們在一起說起兒媳來,比如,兒媳們在一起說起婆婆來,即便不是壞話,也未必都適合拿到對方麵前。所以不要錯把間接信息當直接信息。是不是?

維娜點頭表示理解,隨後又生疑問:不管怎麼說,既然是婆婆不該那樣說,為什麼過後還這樣和我過不去?而且,還和他兒子說我不好?

我解釋說:人都要為自己找麵子。婆婆被揭短後,丟了麵子,會有點羞愧難當,就會惱羞成怒,於是,就會和你過不去了,就會找你的不是了。其實,婆婆也是迷局中人,未必是故意的,更多的是不知不覺的,是潛意識的。想想假如自己丟了麵子的時候,是不是也會找點別人的不是,也會為自己想找回點麵子?

心靈跨越:學會先理解別人

聽到這裏,維娜母女臉上都有了笑容。

見此情形,我繼續說道:再說,在婆媳出現了衝突後,娘家人很自然的會和你一起譴責婆婆,也就會加重你對婆婆的抱怨。就是說,這時候很難說你能對婆婆有多好的態度。捫心自問是這樣嗎?這,又會無形中使婆媳衝突升級……

維娜母親是個明白人,接過話頭說:不能再衝突升級,我們會勸孩子的。

正在這時候,維娜的手機響了。是婆婆打來電話,問維娜什麼時候回家,問孩子怎樣。這時候,維娜的話語中沒有了開始的怨氣,臉上也有了柔和的陽光。

就是這樣,一旦有所理解,就會有所寬容,就會發現別人其實未必那麼壞。重要的是,在相互理解的過程中,我們沒有理由要求別人先理解自己,我們可以做到的隻能是學會先理解別人。至於婆媳間背後說的話,最好不當真,權當沒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