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路迷障:我遭遇了難言的尷尬
心理谘詢室裏,少婦舒雅這樣講述著自己的不尋常的婚姻故事:
我剛和趙翔談戀愛的時候,心裏就一直猶猶豫豫的。因為我知道他母親已經守寡好多年了,脾氣很古怪,而且家裏就這麼一個寶貝兒子,上麵的四個姐姐都比他大許多。我擔心這樣的家庭給他的溺愛太多,大家會忽視我的存在。然而,趙翔成熟外表散發出來的儒雅和放心抵消了我的顧慮。而且,他的幾個姐姐待人都非常友好,雖然經濟上不算很富裕,但人都非常誠懇和孝順。每次我到趙翔家都能看到她們在家裏幫母親做事,見我來了,熱情地留我吃飯,燒得菜也很好吃。
後來我們還是結婚了,因為畢竟是那麼相愛。新婚的時候大家倒也相安無事。婆婆很勤快,我們下班的時候飯已經做好了,吃了飯大姐便會帶著孩子過來串門。這時我和趙翔就會出去散步或是到朋友家玩,那段日子也算幸福的。可是過日子並不是都是快樂,那些美好的東西經過時間的洗滌就會變得瑣碎。
說句心裏話,慢慢地我覺察到,婆婆的存在確實耽誤了我們兩個新人的許多親密時間,我們隻得利用上下班的時間交流思想。有時候趙翔為了送我,得從家早出來半個小時,這時候婆婆就會說道:“急什麼,小翔的飯還沒吃完呢,自己晚了,坐公車好了。”更有甚者,有時候我們的屋門已經關上了,她還要敲開,說是讓趙翔給她撓撓背,全然不顧我們倆已經躺在了床上。這種壓抑和尷尬的日子讓我覺得窒息,我真想和趙翔大吵一架,問問他:“別人家的老人都千方百計地給新人製造機會,為什麼你媽偏要這樣搞破壞。”
漸漸地我回娘家的次數多了,母親就會問我是不是受委屈了,我隻能笑笑搖頭。可是當我每次從娘家回來的時候,總發現婆婆態度似乎就會好一些。比如吃完飯後看電視時,隻要我不和趙翔坐在一起,而讓她和趙翔坐在一起,她就會表現出很開心地樣子;再者每天晚飯後,我都要和趙翔一起去到垃圾,這很不起眼的夫妻交流時間,如果分給她一天,她就會很高興,但她嘴上說得話卻很不中聽:“你上班忙了一天了,吃完飯在家歇歇吧,我和小翔去到垃圾。”
慢慢地,我明白了,婆婆的種種不高興,原來是因為我們結婚,破壞了她原本的家庭生活和“母子關係”。作為家中唯一的男孩,她可能在他身上的寄托更大一些,愛得更深一些。可你愛兒子並不能意味著就得破壞我們的愛啊!
再後來發生的一件事讓我證實了這個想法。趙翔可能這一段時間工作太忙,有些上火,嘴上起泡,痰中帶血,尿有些黃。大概是婆婆看到了小便池裏的尿液,囑咐趙翔吃了些中藥。過了兩三天,她要再看看趙翔的尿液,看是否好轉,是否需要再吃藥。她就讓趙翔敞著廁所的門小便。這一切剛好被下班進屋的我撞個正著,我頓時驚得一個字也說不出來。趙翔有些尷尬地笑笑,而婆婆卻跟什麼都沒發生似的。
這叫怎麼回事?我覺得他們這是一種嚴重的心理變態。我最生趙翔的氣。其實他一直以來都感覺到這樣的家庭關係不對頭,可他隻關心他的所謂事業,而且性情軟弱,對於家庭關係隻會和稀泥,讓家庭關係越來越陷於混亂,甚至有些變態。我難道要和這種人生孩子嗎?生出的孩子也要在這種變態的家庭裏成長嗎?我該怎麼辦?我想離婚,但是,我和趙翔就這樣分手嗎?我的出路在哪裏?
心理透析:都是“母子互戀情結”惹的禍
故事中的異常母子關係,反映出當事人心理上存在“母子互戀情結”。
在有些家庭中,有些獨生子與母親的關係容易過於親密,甚至有些男孩與母親事實上成了感情上的“情人”。從男孩方麵說,其中的心理學原因有很大程度的“戀母情結”。為什麼我國當今家庭中“戀母情結”有蔓延之勢?問題出在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和養育方式上。有些中年的母親還會將母子間的親昵津津樂道,比如說到兒子必須撫摸她身體的某些部位才能人睡,或是說到兒子如何離不開媽媽,“賴”在母親的床上不走,她們的口氣中似乎是認為孩子在“撒嬌”,沒有意識到這有什麼不好。可是隨著孩子青春期的到來以及性意識的萌動,如果青春期朦朧的性衝動指向自己的母親,難道不是我們現代人的一種莫大的悲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