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的意思是……”李世民心中一見房玄齡和杜如晦與自己的想法不謀而合,不禁暗自歡喜,但卻仍舊不動聲色地問道。
“皇上,如今除了西北麵的梁師都,宇內之勢已成一統,現在突厥陳兵於境外,我們也無暇平定梁師都,而突厥所要的無非是土地及財物,我們何不就將梁師都的疆土讓於突厥一正好緩解了當前的燃眉之急。”
“如果突厥人不領我們的情,不去攻打梁師都,而是繼續陳兵不動呢?”李世民意欲使問題進一步深入。
“陛下,突厥人不是呆貨,他們也知道我們和梁師都的力量孰強孰弱,他們不會去做費力不討好的事情的;更何況我們還有數萬軍隊,即使不能完全擊潰突厥人的進攻,也能趁他們驕矜之意漸生而攻其不備,小有斬獲從而駭其誌,使其轉攻梁師都,不知陛下以為如何?”
李世民點點頭,一切都和自己預想的一樣,這令他大為高興。雖然現在自己處於劣勢,但有這樣忠貞不貳且又聰慧絕倫的大臣輔佐,什麼樣的劣勢不能被扭轉呢?
次日,李世民親率文武大臣前往涇州前線督戰。然而,行程未半,他們就得到了消息說涇州已經失守,尉遲敬德、秦叔寶率部退守武功。繼而武功又失守,敵軍前銳已經達到高陵,而高陵距離長安城僅僅七十裏!
眾人聞聽之後個個都心急如焚,加緊行程前往渭河邊與尉遲敬德和秦叔寶等人彙合。多日征戰,人馬都已疲憊不堪。隔著滔滔渭水,隻見對麵連營遮天蓋地,布滿岸邊,而且不時地能看到突厥兵士在營帳之間穿梭往來,他們那猖狂得意的笑聲也如鳴響在耳畔。這種陣勢就連李世民心中都有點擔憂:敵人果然是來者不善,如果不能應之以妙計,說不定長安城就會慘遭夷虜蹂躪。
巡營之後,李世民心事重重地回到中軍大帳,文武群臣一個個臉上也都愁雲密布,他們都知道,現在的形勢容不得他們有一點閃失,否則恐怕連後悔的機會都沒有。
李世民坐在椅子上,穩了穩心神,告誡自己一定要沉著冷靜。他沉吟了一會兒,才抬起頭說道:“突厥人素來驕橫剽悍,而今又連下我數城,軍士必定心存輕視之心,同時他們輕騎遠下,軍糧運輸困難,絕對不會跟我們持久作戰。今晚大家要嚴加戒備,防範他們來偷營劫寨。”
尉遲敬德和秦叔寶等人連連點頭,同時吩咐手下嚴加戒備。是夜,突厥人果然乘勝勢派兵來偷營劫寨。他們一下水,唐軍大營的夜哨便已偵知,連忙布防靜候。偷襲的突厥兵一到營外便號角連天,伏兵將其圍在圈中。戰後清點,殲滅、俘虜來犯突厥兵近六千人。跌落下去的唐軍士氣又陡然高漲起來,雖然隻是小勝,但卻暫時扭轉了眼前的頹勢。
第二天一大早,李世民剛起床並洗漱完畢,便有兵士前來報告說突厥使者執失思力前來拜見,李世民聽後先是頗感意外,繼而便大為高興起來——自己正愁臨行前想出的離間之計何時才能發揮效用,結果就有人送上門來。他急召房玄齡和杜如晦等人商量了一番,隨後命人召突厥使者執失思力進見。
這執失思力此次出使唐營也是銜重命而來。對於昨晚劫營的慘敗,頡利和突利二可汗既感到惱怒,又感到意外,他們沒有想到自己的偷襲會被唐軍識破並進行了極其有力的反擊。幾乎使自己派去的兵馬全軍覆沒,因而他們才派執失思力出使唐營,一是為了窺探唐營的實力,二來也想通過自己軍事上的優勢壓迫李世民臣服。
不多時,軍兵領著執失思力來到了中軍大帳之中。這執失思力雖然沒有什麼出奇的本領,而且也其貌不揚,但卻極其擅長阿諛奉承,因此深得頡利的寵信。而執失思力也恃寵而驕,素來蠻橫驕縱,目中無人,因此來到李世民的麵前也是淡眉冷目,大喇喇地一站,並不對李世民行禮。
李世民一見來人如此傲慢無禮,心中大為震怒,猛地一拍桌子,把那正趾高氣揚的執失思力嚇了一跳。
“來人可是突厥使者?”
執失思力一見李世民的威儀,心中暗自驚懼不已,幾乎難以自持,轉而念及自己的來意和地位才穩下心神來,故作鎮靜地說道:“我乃可汗帳前都尉執失思力,奉可汗之命出使你朝。”
“見了本皇為何不跪?”李世民不怒自威。
執失思力不敢與李世民那灼灼的目光相接觸,強自控製著自己心中的驚懼,但仍舊色厲內荏地說道:“我乃突厥貴族,你大唐早已臣服於我突厥,我隻跪可汗,不跪異族人。”
李世民聞聽又猛地一拍桌子喝道:“大膽,你隻是一蠻夷小卒,就敢如此妄自尊大,傲慢無禮。今天朕倒要讓你知道知道為人的禮法。來人哪,他若再不施禮,給我打得跪下!”
左右軍士齊聲應諾,驚得執失思力惶恐不已,卻見幾個粗壯威猛的軍士提著齊眉短棍,虎虎生威地來到自己身邊,對自己也是怒目而視,而且短棍微舉。看那架勢,如果他仍舊堅持,那棍子便會當頭落下。執失思力雖然心中惶恐,卻仍舊想強硬一下,大聲叫喊道:“我們可汗擁兵百萬,一路勢如破竹,而今大軍已直驅河西,我執使節,如果你們膽敢辱我,待我回去,定叫可汗揮兵南下,殺你們一個丟盔棄甲、寸草不留!”
“給我打!”李世民一見他那囂張樣子,勃然大怒,大聲喝道。
那幾名軍兵立即響應,隻見棍還沒落下,那執失思力早已雙膝一軟,“撲通”跪倒在地上。那幾名軍士立即都偷偷地笑了起來。李世民也不禁莞爾,但轉瞬又板起麵孔,對執失思力說道:“想當初,我太上皇與你突厥可汗和親,互訂盟誓,相約從此不再幹戈相見,現在你們卻先行背信棄義,率兵來犯。國朝自建立以來,我們力圖和你方修好,前前後後送你們玉帛財物極多,你們卻為何又率兵犯境,陷兩國臣民於水火之中呢?”
李世民據理而言,把剛才還趾高氣揚、不可一世的執失思力說得無言以對,呆呆發愣。正在這時,一名軍士急匆匆地跑進來說道:“啟稟皇上,馮將軍率五萬大軍從山東趕來了!”
座上的李世民聽後大喜,笑著站起身來,對其餘眾人說道:“諸位愛卿,這五萬兵馬可以說是雪中送炭,大家隨朕一同去迎接馮將軍!”
跪在李世民麵前的執失思力一聽有五萬兵馬前來支援,也不禁被駭得心驚肉跳,側耳偷聽,果然聽到帳外人喊馬嘶,一片喧囂。正當他狐疑驚懼之際,卻聽耳邊有人說道:“使者,你先在這裏想想回去之後應該如何把道理與可汗講清楚,本皇還要去迎接我們的援兵呢!如果你們可汗仍舊執迷不悟,我們也會在渭水岸邊執戈以待的!”
執失思力一驚,猛然抬頭,卻見李世民不知何時已經走下台階,站在了自己的麵前,就連一向認為自己閱人無數的執失思力也不禁為他的威儀所打動,不知不覺地低下了頭。這時李世民腳步輕移,在左右簇擁之下走出大帳。
良久,執失思力才活動了一下已經略微發麻的雙腿,偷眼往身後左右看了看,令他頗感吃驚的是整個大帳之內除了他之外已經空無一人,就連那些手執齊眉短棍,一個個如凶神惡煞一般的健壯的軍士們也已走得無影無蹤,隻有帳外遠處巡營的兵士不時地在帳前經過。
他把身子伸長了一些,直直地豎了起來,忽然他的眼光在帳中的桌案上停了下來——那正是李世民坐椅前的帥案,上麵放著一些公文和兩封信。
他偷偷地挺了挺身子,雙腿也向前悄悄挪了挪。努力克製住心頭的恐慌,又偷偷地向帳外看了看,不知什麼時候,帳外巡營的兵士已經失去了蹤影。他猛地躥起來,奔到桌案前將那兩封信搶在手中,又馬上回到自己剛才跪的地方,並趁機將那兩封信藏在自己的胸前。當他於須臾之間做完這一切的時候,他感覺到自己的心在急劇地跳動著,幾乎要蹦了出來,兩隻手也被汗水浸得濕漉漉的。往帳外一看,他的心中也不禁竊喜,那些巡營的兵士也正好轉到帳前來。
他抑製住心頭的狂喜和驚慌,微微顫抖著將其中一封信拿出來。展開一看,原來是魏征寫給李世民的,內容便是告知李世民說不久將遣馮立率五萬兵馬支援前線。他粗略地看了一下便又把信裝了回去,因為這個情況他已經知道了。隨後,他又悄悄地把第二封信掏了出來,展開一看,執失思力頓時大驚失色——原來那信竟是突利可汗寫給李世民的,而且用的也是突厥文字!執失思力按捺住心頭的吃驚和惱怒,仔細看那封信,隻見信上寫道:尊敬的唐王陛下:突利此次率兵犯境實是為人所挾,被逼無奈,絕非出自突利本意,現在貴使既然前來,突利深感愧疚,願息兵罷戰,複修前好,並為陛下除掉梁師都,以絕此患。至於頡利一支,突利既撤,其兵卒亦僅逾六萬,陛下當可一戰而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