燧人氏鑽木取火的故事是人們熟知的,《韓非子·五蠹》中說:“上古之世,民食果、蔬、蚌、蛤,腥、臊、惡臭,而傷害腹胃,民多疾病。有聖人作鑽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悅之,使王天下。號之曰‘燧人氏’。”《古史考》也說:“古者茹毛飲血,燧人氏鑽火,始裹肉而燔之,曰炮。”燧人氏發明了人工取火,反映了原始時代從利用自然火,進步到人工取火的曆史。
人們對於發明人工取火的聖人推崇愛戴,擁護或追認他為領袖,這是理所當然的。因為這項發明的意義太偉大了。它使人們告別了茹毛飲血的生活方式,使人同其他高等動物在飲食上有了根本的區別。這可以說是人類飲食史上的一次革命,從而揭開了烹飪史的第一頁。火的發明,不僅使人們吃到熟食,減少了腸胃疾病,有利於人體消化吸收,促進了人們體質、智力的發育,同時還為後來的製陶、冶金等提供了必要的條件。所以說,人工取火的創舉,其意義不亞於今天的任何一項劃時代的發明。
當然,從人們懂得用火燒製食物,到發明人工取火,這中間還有一段漫長的路程。原始人群居住在森林裏,常常遇到雷電引起的森林大火。每每大火燃燒時,人們隻得遠遠地逃避。大火燒過後,人們回來在灰燼裏發現已被燒熟的動物,撿起來吃,覺得比生肉要好吃得多;經過千百次的實踐,證實了熟的食物比生的食物又好吃,又能減少腸胃疾病。於是就把火種保留起來,用於燒製食物和照明。這僅僅是懂得了用火。但是保存火種談何容易,一旦保存不當,或者由於大雨、大水等原因,火種被熄滅了,就還得生食。所以說,在這個時代,人們還不能最後擺脫茹毛飲血的生活。隻有學會了人工取火,才可以說進入了熟食階段。根據我國考古工作者迄今發現的屬於舊石器時代的周口店遺址、藍田猿人遺址乃至距今一百七十萬年以前的雲南元謀人遺址等,都有原始人群保存火種和用火的遺跡。但還不能證明這就是人工取火。因此,關於發明人工取火的燧人氏究竟處於什麼年代,今天還難於斷定。但是,在兩千多年以來的古籍中已處處可見關於燧人氏發明人工取火的記載。可以證明,中華民族的人工取火是我國自己的祖先發明的,而不是從外國引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