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性的炮擊金門(2 / 2)

也真有趣,蔣介石則希望共和黨取勝,民主黨失敗。

炮擊金門,就這樣戲劇性地持續下去,停停打打,打打停停,半停半打,半打半停。

每逢節日,諸如春節,則以國防部長的名義發表公告,聲明節日期間停止炮擊,以便金門軍民和大陸同胞共度節日。

1960年6月17日和19日,毛澤東下令大打金門。其中的原因是美國共和黨總統艾森豪威爾在那幾天訪問台灣。

順便提一句,艾森豪威爾自1952年11月4日首次當選美國總統,1953年1月20日出任美國第三十四任總統;又於1956年11月6日再次當選總統,1957年1月20日連任,1961年1月20日卸任。

盡管毛澤東隻是炮擊金門,並不準備攻占金門,蔣介石也知道毛澤東的用意,反而把調子唱得更高了。按照蔣介石的習慣,每年的“雙十節”、元旦和青年節,他都要發表文告。這些文告都是經蔣介石反複修改後發表的,據雲有的改了十次之多。在這些文告中,蔣介石反複強調“誓死堅守金門”,“金、馬、台、澎為亞洲反共陣營之中流砥柱”,“金門為堅不可摧的反共前哨”。

蔣介石還一次次組織人馬,前往金門視察、勞軍,聲稱金門的一寸土地也不能送給中共。其中,光是蔣經國到金門便達一百二十三次之多……

自1962年起,台灣“行政院新聞局”逐年為台灣國語影片和影藝人頒發“金馬獎”。

“金馬獎”以金質戰馬獎杯為獎品,取義是雙關的:既是“如金之真純,如馬之奔騰”,又是金門島和馬祖島的象征。以金門、馬祖命名“金馬獎”,據雲是為了褒揚“英勇的抗擊精神”。

戲劇性的炮擊金門,從1958年一直延續到1979年元旦,才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部長徐向前發表文告,宣布結束炮擊金門。徐向前的文告說:

為了方便台、澎、金、馬的軍民同胞來往大陸省親會友、參觀訪問和在台灣海峽航行、生產等活動,我已命令福建前線部隊,從今日起停止對大金門、小金門、大擔、二擔等島嶼的炮擊。

如今,當筆者前往廈門采訪,廈門前線卻已成了旅遊“熱點”——人們爭著在那裏用望遠鏡一睹金門風光,所見對岸,一片和平景象,國民黨士兵毫無顧忌地來來往往,與當年炮擊金門別若天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