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所謂“江西山中之賊”,指的便是毛澤東,便是中共,便是紅軍。
《剿匪手本》還附錄《赤匪的戰術》,曆數毛澤東的遊擊戰術。
蔣介石當年印《剿匪手本》,為的是消滅江西的“赤匪”。如今,十八個春秋飛逝,毛澤東已經成了他談判的對手。蔣介石重印《剿匪手本》,就是為了完成十八年前的未竟之業。
其實,蔣介石所定的對中共“剿撫兼施”的方針,更準確地說,是以“剿”為主,以“撫”為輔,或者說,“撫”是為了“剿”。一句話:“剿”是目的,“撫”是手段。
剿,也就是滅絕。如《後漢書·朱暉等傳論》中李賢所注:“剿,絕也。”“剿共”,也就是滅絕中共。
對於中共,蔣介石一直是個“剿”字:
早在毛澤東上了井岡山,蔣介石就要“剿滅”毛澤東,那時叫“會剿”,即調動湘、贛、閩三省國民黨部隊,會合在一起“剿共”;
毛澤東進入瑞金,蔣介石實行“圍剿”,那時調動的國民黨部隊更多,圍而剿之,故日“圍剿”;
毛澤東被迫長征,蔣介石追而剿之,曰“追剿”;
毛澤東進入延安,蔣介石依然要進而剿之,日“進剿”。
不論是“會剿”、“圍剿”,還是“追剿”、“進剿”,都是“剿”。蔣介石從1927年起,對於中共念念不忘的,便是一個“剿”字!
隻是日本侵略中國,民族大敵當前,蔣介石不得不聯共抗日。如今,日軍投降,蔣介石又繼續進行他的未竟之業——“剿共”。他記起當年“手製”的《剿匪手本》。就在毛澤東到達重慶的翌日,即1945年8月29日,何應欽便下令大量重印,以供再度“剿共”之用。
就在《雙十協定》公布的翌日,即10月13日,蔣介石又下達密令;“奸匪若不速予剿除,不僅八年抗戰前功盡棄,且必遭害無窮,使中華民族永無複興之望,我輩將士何以對危難之同胞,更何以對陣亡之將士!”“遵照……所訂剿匪手本,督勵所屬,努力進剿,迅速完成任務,其建功於國家者必膺懋賞,其遲滯貽誤者當必執法以繩。”
不過,如今中共已不那麼好“剿”了。中共在抗日戰爭中大發展,已不是井岡山時代那“星星之火”了,而是呈燎原之勢!據雲,蔣介石曾咒罵,是日本人幫了中共的大忙——日軍侵略中國,逼得蔣介石不得不放下“剿共”之刀,和中共一起去打日本人——雖說中共的勢力已不小,比起蔣介石來還差一大截。國民黨軍隊,大約相當於中共部隊的四倍;國民黨軍隊為四百三十萬人,中共軍隊為一百二十萬人。蔣介石相信,盡早著手“剿共”,能夠獲勝。
於是,在借助重慶談判拖延時間,蔣介石調整好兵力之後,國共之戰也就不可避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