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會談風波驟起(2 / 2)

不料,毛澤東此言,蔣介石不以為然。

蔣介石道:“中用沒有內戰。”

蔣介石此言,毛澤東又不以為然。毛澤東予以反駁道:“從‘九一八事變’以後,就產生了和平團結的需要。我們要求了,但是沒有實現。到西安事變以後、‘七七’抗戰以前,才實現了。抗戰八年,大家一致打日本。但是內戰是沒有斷的,不斷的大大小小的摩擦。要說沒有內戰,是欺騙,是不符合實際的。”

新來乍到的熱烈、和諧氣氛戛然而止。雙方在談判桌旁,開始了唇槍舌劍的談判。

國共談判曆來是艱難曲折的。這一回也不例外。所不同的是,往日的國共談判,毛澤東坐鎮延安窯洞,靠著無線電波,由周恩來出麵談判;這一回,毛澤東從幕後走到前台,也就由他直接出麵交鋒了。

蔣介石是有準備的。張治中後來曾這樣說過:“蔣介石從來不做蝕本生意,從來不做沒有準備之事。重慶談判,他采用後發製人,所以常被誤以為他沒有準備。”

蔣介石除了在28日日記中所定下的方針之外,他在這天還向國民黨代表宣布了談判三原則:

一、不得於現在政府法統之外來談改組政府問題;

二、不得分期或局部解決,必須現時整個解決一切問題;

三、歸結於政令,軍令之統一,一切問題必須以此為中心。

這是蔣介石為重慶談判定下的調子。

毛澤東在林園又住了一夜,便決心離去。他對周恩來說,此處戒備森嚴,他簡直成了“籠中之鳥”!

周恩來亦有同感,於是便向蔣介石提出,還是住紅岩為好。

這樣,毛澤東一行,在30日就遷往紅岩。

一到紅岩,毛澤東如魚入水,像回到老家。——雖說紅岩的那幢房子比林園差得多。

周恩來安排最為涼快的一間給毛澤東住——二樓右手第一間。據當時任中共中央南方局秘書處處長兼機要科科長童小鵬告訴筆者,毛澤東一住進去,周恩來便關照所有的工作人員不要再穿皮鞋。那是因為樓房裏的樓梯、過道全是木板鋪成的,穿皮鞋走過便發出噔噔的響聲,會影響毛澤東休息。童小鵬等在三樓工作的電台人員,幹脆赤腳……

不過,毛澤東在紅岩一住下,很快又發覺不合適:一是地點太偏僻,遠離市區,上山石級又多,來訪者諸多不便;二是國民黨特務早就盯住這片“紅區”,監視著進進出出的人物。

在市區上清寺曾家岩五十號,倒是有周恩來的住處,人稱“周公館”。不過,那裏太小,何況二樓又住著國民黨一位官員,顯然,不便於毛澤東居住。

就在周恩來為毛澤東的住處傷透腦筋的時候,張治中給他幫了大忙:張治中把自己那幢離周公館隻有一箭之遙的桂園,讓給毛澤東居住。他率全家遷至複興關中訓團內一所狹小的舊平房裏。

這樣,毛澤東就歇腳桂園。不過,毛澤東大都白天在掛園,便於會客,便於外出活動,夜間則回紅岩……

當毛澤東在重慶忙得不可開交時,蔣介石也忙得不亦樂乎,他在8月29日的日記中寫道:

靜默禱告畢入浴後11時睡。近日忙碌,除午睡外幾無暇也。對共談判方針其所提六條皆應(予以)留有餘地而不加以當麵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