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45年元旦到來之際,蔣介石發表了元旦廣播。他說:“我覺得我們國民大會的召集,不必再待之戰爭結束以後……我現在準備建議中央,一俟我們軍事形勢穩定,反攻基礎確立,最後勝利更有把握的時候,就要及時召開國民大會,頒布憲法……歸政於全國的國民。”
毛澤東在1月3日,便以“延安權威人士”的名義,寫出了《評蔣介石元旦廣播》。
毛澤東以極為尖刻的語言,對蔣介石的元旦廣播嗤之以鼻:“蔣氏及其一群的所謂‘國民大會’,早已臭名遠播,不搬還可藏拙,搬出一次就會臭氣大發一次。孟子說道:‘西予蒙不沽,則人皆掩鼻而過之。’西子是個美人,蒙了不潔,人皆掩鼻。一個獨夫渾身浸在糞缸裏,怎能叫中國人民不掩著鼻子開跑步呢!若欲人不掩鼻,除非洗掉大糞。”
毛澤東又在那裏罵蔣介石“獨夫”了!凡是這類字眼出現在毛澤東筆下之時,便是國共關係寒暑表裏的水銀柱急劇下降之際。
在周恩來回延安之後,赫爾利幾度邀請周恩來到重慶,繼續談判。1945年1月24日,周恩來又飛重慶。
在赫爾利的斡旋下,國共再開談判。
2月13日,在赫爾利的陪同下,周恩來會晤蔣介石。蔣介石的一句話,深深激怒了周恩來,致使周恩來三天後就回延安去了。蔣介石說了這麼一句話:“聯合政府是推翻政府,黨派會議是分贓會議。”
蔣介石說到這個地步,還有什麼可談的呢?
就在這個時候,美國朋友赫爾利的態度也變了。他原來聲稱充當國共之間調解人,保持不偏不倚的立場,如今,他倒向了蔣介石,實行“扶蔣反共”。
毛澤東敏銳地察覺到赫爾利的變化——在毛澤東看來,以為赫爾利原本戴的是“假麵具”,現在露出真相。
1945年春,赫爾利和魏德曼回美國述職。赫爾利在美國各種公眾場合,發表談話,強調扶蔣反共:“隻要向蔣介石的中央政府提供數量較小的援助,共產黨在中國的叛變就可以鎮壓下去。”“美國隻同蔣介石合作,不同中共合作。”
羅斯福總統表示接受赫爾利的對華政策。也就在這個時候,羅斯福總統於4月12日因腦溢血溘然逝世,副總統杜魯門繼任美國總統。
毛澤東以新華社評論員的名義,發表了《赫爾利和蔣介石的雙簧已經破產》和《評赫爾利政策的危險》,猛烈地抨擊了赫爾利:“美國的赫爾利,中國的蔣介石,在以中國人民為犧牲品的共同目標下,一唱一和,達到了熱鬧的頂點。”“在同一個赫爾利的嘴裏,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黨政府變成了美人,而中共則變成了魔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