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甫先生本為舊識,幸代致意。倘願惠臨蘇土,商討大計,至所歡迎。萬一曾先生不便親來,兄能代表責臨,或更糾合同道就便參觀,尤所企盼。
國難當前,幸趨一致,矧在老友,敢賦同仇。春風有意,諸維心照不宣。
這封信表明,在“別了十五六年”之後,周恩來又與諶小岑恢複了直接聯係。信中又向“養甫先生”,表示歡迎“惠臨蘇土”。
周恩來的另一封信,是寫給他與張學良的“同師”張伯苓先生的。周恩來寫道:
不親先生教益,垂廿載矣。曾聞師言,中國不患有共產黨,而患假共產黨。自幸革命十餘年,所成就者,尚足為共產黨之證,未曾以假共產黨之行敗師訓也。
去歲末,複聞先生於“一·二八事變”後,曾擬挺身入江西蘇區,主停內戰,一致對外。惜當時未得見先生,而先生亦未得見蘇維埃與紅軍曆次抗日宣言,向使當時果來蘇區,紅軍北上抗日之路,或可早開,又何致直至去歲始得迂回曲折,以先鋒軍轉入陝甘!經二萬五千裏曆十一省之長征,在事為難能,在紅軍抗日之意更可大白幹天下,而戰勝聲威,為抗日保存活力,或亦先生所樂聞歟……
周恩來在信中,希望老校長張伯苓也為國共合作、共同抗日出力。
林伯渠也給老朋友覃振寫了複函。
張子華帶著周恩來、林伯渠的親筆信,返回南京。這樣國共之間開始書信往返。
張子華在南京曾養甫家中遞交了周恩來、林伯渠的親筆信之後,突然失蹤了!
張子華到哪裏去了呢?他被曾養甫下令關進了監獄。
如此重要的密使,怎麼會身陷囹圓?關於張子華被捕的原因,有種種說法,近來漸漸顯露出其中真實的原因:蔣介石通過曾養甫一張子華這一途徑,與毛澤東、周恩來暗中來往,在國民黨內是極端機密的,就連陳布雷這樣的貼身秘書也不知道。張子華當時要求諶小岑在南京為他弄一住房,他以中共代表身份公開宣傳抗日。蔣介石聞訊,連忙下令把他抓進獄中,以免像“紅色牧師”那樣走漏風聲!
一周後,中共上海地下黨發覺張子華失蹤,指令左恭出麵向諶小岑要人。諶小岑對曾養甫說:“兩國相爭,不斬來使,何況我們正在講和呢!”曾養甫這才放出張子華,由諶小岑親自陪同,讓他由南京前往上海。
曾養甫讓張子華去上海,為的是避開南京眾多的耳目。張子華給了諶小岑一份密電碼和上海信箱號碼,便於諶小岑在南京跟他保持秘密聯係;曾養甫則給了張子華漢口電台的呼號,讓張子華與漢口保持無線電聯係,由漢口轉告南京,因為倘若直接與南京聯係,容易走漏風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