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果真“得步進步”(2 / 2)

還要順便提一筆:蔣介石借助於廖仲愷事件,逼走了另一位資曆、聲望在他之上的胡漢民。胡漢民來到蘇聯,發表了一通慷慨激昂的演講。聽說發生了“中山艦事件”,汪精衛“失蹤”,胡漢民興奮起來,在4月29日回到廣州,盤算著接替汪精衛的空缺。不料,蔣介石不買他的賬,冷落了他,弄得他好尷尬。無可奈何,胡漢民無法在廣州立足,隻得坐船前往香港。

真是無巧不成書,胡漢民也是在5月11日離開廣州。他上了船,竟然遇見那位“失蹤”已久的汪精衛!在孫中山去世之後,他倆在國民黨內的地位均高於蔣介石,被人們視為孫中山的接班人,眼下,二人卻被蔣介石逐出,坐上同一條駛往香港的輪船,真是不勝感慨!汪、胡的出走,為蔣介石上升為國民黨領袖掃清了道路。

會議的另一重要議題,是討論、通過由蔣介石、張靜江研究多日而提出的《整理黨務案》。這一《整理黨務案》是針對中共的,難怪他事先關照中共代表不要鬧事。

《整理黨務案》規定:

凡他黨黨員之加入本黨者,各該黨應將其加入本黨黨員之名冊,交本黨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保存;

凡他黨黨員之加入本黨者,不得充任本黨中央機關之部長;

對於加入本黨之他黨黨員,各該黨所發之一切訓令,應先交聯席會議通過;

這裏的“他黨”,實際上指的是中共。“整理黨務”,實際上是從國民黨中清除中共黨員,雖說蔣介石一再聲明,“並不是限製共產黨”。

會議開了一周,通過了《整理黨務案》,蔣介石獲得了大勝利。

中共內部對於《整理黨務案》爭論激烈,毛澤東主張“堅持頂住”,但張國燾作為中共中央代表,按陳獨秀意見,要大家簽字接受。毛澤東拒絕簽字。

5月20日,毛澤東在會上作了《宣傳部工作報告》。作報告時,大會由蔣介石主持。

會議結束之後,根據《整理黨務案》,擔任國民黨中央部長的中共黨員必須辭職。於是,在5月25日舉行的國民黨中央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上,有這樣三項議程:“毛澤東同誌提出辭宣傳部代理部長職務,請另薦賢能繼任案”,“林祖涵同誌提出辭常務委員會秘書及中央財政委員兩職,請另選繼任,以重黨務進行案”,“譚平山同誌提出辭常務委員會秘書,請另選繼任,以重黨務進行案”。

在28日舉行的國民黨中央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上,以上三案均“照準”。會上,“張靜江同誌提議請任蔣介石同誌為組織部長,顧孟餘同誌為代理宣傳部長”。

從此,毛澤東離開了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離開之前,毛澤東最後一次出席國民黨中央常委會——6月1日的第三十次會議。那次常委會,到會者既有蔣介石,也有毛澤東。這一次,是毛澤東和蔣介石在20世紀20年代的最後一次見麵。

此後,毛澤東和蔣介石在闊別十九年後,才在重慶談判時握手,回敘20世紀20年代同在廣州的那段最初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