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蔣在國民黨“二全”大會一起登台(1 / 2)

“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中國過去一切革命鬥爭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為不能團結真正的朋友,以攻擊真正的敵人……”這篇《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如今是《毛澤東選集》開卷首篇。雖說《毛澤東選集》上注明此文的寫作(發表)時間是“1926年3月”,實際上此文首次發表於1925年12月1日由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二司令部主辦的《革命》半月刊第4期上。

毛澤東是一位寫作高手。他出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代理部長後,手中的筆杆子變得異常忙碌。雖說此前他曾發表過一百來篇文章,但是他以《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作為《毛澤東選集》首篇,表明他自以為這是他的思想日漸成熟的開端。

不過,載入今日《毛澤東選集》的《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一文,曾作了修改。當時的原文是:“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分不清敵人和朋友,必不是個革命分子。要分清敵人與朋友,卻並不容易。中國革命亙三十年而成效甚少,並不是目的錯,完全是策略錯。所謂策略錯,就是不能團結真正的朋友,以攻擊真正的敵人……”

毛澤東為1925年10月中下旬召開的中國國民黨廣東省第一次代表大會起草了宣言。

11月下旬,毛澤東又為中國國民黨中央起草了《中國國民黨之反奉戰爭宣傳大綱》。

12月初,毛澤東主編國民黨中央的《政治周報》。發刊詞出自他筆下,《共產章程與實非共產》等雜文亦出自他的手筆。

在毛澤東到達廣州不久,他的妻子楊開慧攜岸英、岸青兩子也來廣州,同住於東山廟前西街三十八號。

就在毛澤東忙於起草宣言、主編刊物之時,蔣介石正忙於東征——征討廣東軍閥陳炯明。蔣介石被任命為東征軍總指揮,而總政治部主任則是二十七歲的中共黨員周恩來。

那年,周恩來剛剛回國——離別祖國四年後,於1924年9月初自法國來到廣州。他先是出任中共廣東區委宣傳部長;旋即脫下西裝,穿上軍裝,被派往黃埔軍校擔任政治部主任。從此,周恩來跟校長蔣介石共事。蔣介石頗為欣賞周恩來的才幹,隻是暗地裏歎息:“可惜,這個濃眉大眼的周恩來是共產黨!”

蔣介石率三萬之眾東征,依然國共合作,請周恩來出任東征軍總政治部主任。1925年10月1日,東征軍出師。10月14日,首戰大捷,一舉攻克陳炯明老巢惠州城。緊接著,蔣介石揮師乘勝追擊,到11月底,蕩平了陳炯明部隊。班師歸羊城,蔣介石名聲大振!

在蔣介石順風順水的時候,中國國民黨“二全”大會緊鑼密鼓,準備召開:一是根據黨章規定,一年一度召開全國代表大會;二是“西山會議派”那麼一鬧,另立中央,廣州不能不開“二全”大會,對他們進行“彈劾”。

毛澤東積極參與國民黨“二全”大會的籌備工作,成為“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的五委員之一。毛澤東還執筆起草了《中國國民黨對全國及海外全體黨員解釋革命策略之通告》。

廣州國民黨中央黨部門口,高高紮起了綠色鬆柏門樓,門樓兩側寫著對聯:“革命尚未成功,同誌仍須努力。”中央黨部大禮堂內,高懸孫中山遺像,旁置“奮鬥”兩個大字。1926年1月4日上午8時半,禮炮轟鳴,兩架飛機在空中翱翔,拋撒著紀念品。時,中國國民黨“二全”大會,在中央黨部大禮堂開幕。大會主席為汪精衛,大會秘書長則為共產黨人吳玉章。毛澤東坐在代表席上,他的座位為十五號。到會代表二百五十六人,中共黨員約占一百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