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卦闡述聚集的問題,群體結合的原則,指草的叢生狀態引申為聚集。人以類聚,物以群分,類群表示的就是聚集。自然、社會都是在聚集的狀態中生存、進化和發展的,《易經》認為群體結合不易,稍一不慎就會出事,所以提醒要守正防患,時時注重獲得朋友的好感。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大都渴望獲得他人的好感。這是人的一種基本需求,獲得朋友的認同、讚許,從而得到內心的平衡,產生成功的滿足感也是現代人心理渴望的具體表現。我們究竟怎樣人手,才能走好人際交往這步人生中的大棋?
為了贏得朋友的好感,以下要點不能不銘記於心:
(1)塑造良好形象。
要想讓朋友對你產生好感,首先在主體身上要有好的“影響源”,即形象設計和內在素質。朋友的好感隻能從自己本身的良好形象和文明的言行中產生。隻有做到謙虛不自卑,自信而不固執,倔強而不狂妄,才能給朋友留下好的印象。
(2)注意積累知識。
世界上沒有哪個人喜歡知識貧乏,隻有學識豐富,思想敏銳,興趣廣泛,才能提高自我價值,吸引眾人。
(3)心地誠實,待人誠懇,心地誠實,待人誠懇,做人正派,這是被人了解和受人歡迎的開端。如果不說真話,弄虛作假,朋友就會不信賴你,覺得你不可靠,時間長了就會疏遠你,厭惡你。
(4)樂於幫助他人。
個人的力量總是很單薄的,當麵對生活中的種種問題時,每一個人都需要朋友的幫助。因此,一位哲人說過,人生的旅程是在朋友的扶持下走完的。當一個人對生活中的某一問題無力解決寸,我們如果能夠伸出一隻熱情的手,無疑會給對方以極大的力量與信心。特別是當一個人遇到挫折,處於逆境之中時,如果我們能夠熱情幫助朋友,朋友定會對我們產生強烈的好感。同時,當幫助朋友之後,人人都會產生一種覺得自己很高大的感覺,而當朋友又對我們報以微笑時,我們會覺得這個世界是那麼的美好,這對人的自信心的確立是極其有益的。
然而,很多人部忽略了幫助朋友這一最簡單的增進吸引力的方法。他們在抱怨人們缺少友情的同時,自己卻不願意對朋友付出一點點的友情,即使是舉手之勞也不肯幫助朋友,正是這種心理將他們自己拒於友情的大門之外。正如戴爾·卡內基所言:“你要朋友怎麼待你,就得先怎樣待朋友”。
(5)興趣力求廣泛。
愛好和興趣是相識他人、廣交朋友的一個很好的“媒介”:如果你喜詩愛畫,能歌善舞,集郵、攝影,體育樣樣都懂一些,你就同朋友有了共同的情趣,共同的語言,共同的心聲,無形中也在你和他人之間逐漸架起了一座友誼的“橋梁”,朋友也將會對你逐漸產生好感。
§§第四十六章 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