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君子要聰明不露,才華不逞(1 / 1)

《大壯》卦“九三”爻辭寫道:“小人用壯,君子用罔;貞厲,羝羊觸藩,羸其角。”

意思是:小人恃強好勝,君子卻恰恰相反,逞強好勝結果絕不會好。就像強壯的大羊去頂觸籬笆,結果隻會把角卡在籬笆中而難以擺脫。這一卦還明確指出:小人恃強好勝,君子卻不這樣,這啟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要亂逞才華。

古人說:“鷹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他攫鳥噬人的法術。故君於要聰明不露,才華不逞,才有任重道遠的力量。”

一般的說來,人性都是喜直厚而惡機巧的,而胸有大誌的人,要達到自己的目的,沒有機巧權變,又絕對不行,尤其是當他所處的環境並不盡如人意時,那就更要既弄機巧權變,又不能為人所厭戒,所以就有了藏巧用晦的各種處世應變的方法。

李白有一句耐人尋味的詩,叫“大賢虎變愚不測,當年頗似尋常人”,揭示了一種意義上的保藏用晦的處世法,這是指在一些特殊的場合中,人要有猛虎伏休、蛟龍沉潭那樣的伸屈變化之胸懷,讓人難以預測,而自己則可在此期間從容行事。

元末的朱元璋在攻占了南京後,因為群雄並峙,為了避免因嶄露頭角而成為眾矢之的,他采取了謀臣的建議,以“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策略贏得了各個擊破的時間與力量,在眾人的眼皮底下“暗度陳倉”,最後一並群雄當上了大明皇帝。

對於一般的普通人,也應該有包藏、凝重的胸懷與氣度。有這樣一句名言:“取象於錢,外圓內方。”古錢幣的圓形方孔,大家都是知道的,為人處世,就要像這錢一樣,“邊緣”要圓活,要能隨機而變,但“內心”要守得住,有自己的目的和原則,例如,對周圍的環境、人物,假如有看下慣處,不必棱角太露,過於顯出自己的與眾不同來,“處世不必與俗同,亦不宜與俗異,做事不必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憎”,即可以保全氣節,也可以保護自己。

一個人在世上,氣焰是不能過於張揚的,孔子年輕的時候,曾經受教於老子。當時老子曾對他講:“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即善於做生意的商人,總是隱藏其寶貨,不令人輕易見之;而君子之人,品德高尚,而容貌卻顯得愚笨,其深意是告誡人們,過分炫耀自己的能力,將欲望或精力不加節製地濫用,是毫無益處的。

中國舊時的店鋪裏,在店麵是不陳列貴重的貨物的,店主總是把它們收藏起來,隻有遇到有錢又識貨的人,才告訴他們好東西在裏麵。倘若隨便將上等商品擺放在明麵上,豈有賊不惦記之理?不僅是商品,人的才能也是如此。俗話說:“滿招損,謙受益”,才華出眾而又喜歡自我炫耀的人,必然會招致別人的反感,所以,吃大虧而不自知。所以,無論才能有多高,都要善於隱匿,即表麵上看似沒有,實則充滿的境界。這種原則正是《易經》中所一貫強調的。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五 卦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