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青細問他來情,劉太公說道:「日平西時來,三更裏去了,不知所在,又不敢跟去。那為頭的生的矮小,黑瘦麵皮,第二個夾壯身材,短須大眼。」二人問了備細,便叫:「太公放心,好歹要救女兒還你!我哥哥宋公明的將令,務要我兩個尋將來,不敢違誤。」便叫煮下乾肉,做下蒸餅,各把料袋裝了,拴在身邊,離了劉太公莊上。先去正北上尋,但見荒僻無人煙去處。走了一兩日,絕不見些消耗。卻去正東上,又尋了兩日,直到淩州高唐界內,又無消息。李逵心焦麵熱,卻回來望西邊尋去。又尋了兩日,絕無些動靜。
當晚兩個且向山邊一個古廟中供床上宿歇,李逵那裏睡得著,爬起來坐地。隻聽得廟外有人走的響,李逵跳將起來,開了廟門看時,隻見一條漢子,提著把樸刀,轉過廟後山腳下上去,李逵在背後跟去。燕青聽得,拿了弩弓,提了杆棍,隨後跟來,叫道:「李大哥,不要趕,我自有道理。」是夜月色朦朧,燕青遞杆棍與了李逵,遠遠望見那漢低著頭隻顧走。燕青趕近,搭上箭弩弦穩放,叫聲:「如意子,不要誤我。」隻一箭,正中那漢的右腿,撲地倒了。李逵趕上,劈衣領掀住,直拿到古廟中,喝問道:「你把劉太公的女兒搶的那裏去了?」那漢告道:「好漢,小人不知此事,不曾搶甚麽劉太公女兒。小人隻是這裏剪徑,做些小買賣,那裏敢大弄,搶奪人家子女!」李逵把那漢捆做一塊,提起斧來喝道:「你若不實說,砍你做二十段。」那漢叫道:「且放小人起來商議。」燕青道:「漢子,我且與你拔了這箭。」放將起來問道:「劉太公女兒,端的是甚麽人搶了去?隻是你這裏剪徑的,你豈可不知些風聲!」那漢道:「小人胡猜,未知真實,離此間西北上約有十五裏,有一座山,喚做牛頭山,山上舊有一個道院,近來新被兩個強人:一個姓王,名江,一個姓董,名海--這兩個都是綠林中草賊,--先把道士道童都殺了,隨從隻有五七個伴當,占住了道院,專一來打劫。但到處隻稱是宋江,多敢是這兩個搶了去。」燕青道:「這話有些來曆,漢子,你休怕我!我便是梁山泊『浪子』燕青,他便是『黑旋風』李逵。我與你調理箭瘡,你便引我兩個到那裏去。」那人道:「小人願往。」燕青去尋樸刀還了他,又與他紮縛了瘡口,趁著月色微明,燕青,李逵扶著他走過十五裏來路,到那山看時,苦不甚高,果似牛頭之狀。三個上得山來,天尚未明,來到山頭看時,團團一道土牆,裏麵約有二十來間房子。李逵道:「我與你先跳入牆去。」燕青道:「且等天明卻理會。」李逵那裏忍耐得,騰地跳將過去了。隻聽得裏麵有人喝聲,門開處,早有人出來,便挺樸刀來奔李逵。燕青生怕撅撒了事,拄著杆棒,也跳過牆來。那中箭的漢子一道煙走了。燕青見這出來的好漢正李逵,潛身暗行,一棒正中那好漢臉頰骨上,倒入李逵懷裏來,被李逵後心隻一斧,砍翻在地,裏麵絕不見一個人出來。燕青道:「這廝必有後路走了,我與你去截住後門,你卻把著前門,不要胡亂入去。」且說燕青來到後門牆外,伏在黑暗處,隻見後門開處,早有一條漢子拿了鑰匙,來開後麵牆門。燕青轉將過去,那漢見了,房簷便走出前門來。燕青大叫:「前門截住。」李逵搶將過來,隻斧,劈胸膛砍倒,便把兩顆頭都割下來,拴做一處。李逵性起,砍將入去,泥神也似,都推倒了。那幾個伴當躲在前,被李逵趕去,一斧一個,都殺了。來到房中看時,果然見那個女兒在上嗚嗚的啼哭。看那女子,雲鬢花顏,其實美麗,有詩為證:
弓鞋窄窄起春羅,香沁酥胸玉一窩。麗質難禁風兩驟,不勝幽恨蹙秋波。
燕青問道:「你莫不是劉太公女兒麽?」那女子答道:「奴家在十數日之前,被這兩個賊擄在這裏,每夜輪一個將奴家奸宿。奴家晝夜淚雨成行,要尋死處,被他監看得緊。今日得將軍搭救,便是重生父母,再養爹娘。」燕青道:「他有兩匹馬,在那裏放著?」女子道:「隻在東邊房內。」燕青備上鞍子,牽出門外,便來收拾房中積下的黃白之資,約有三五千兩。燕青便叫那女子上了馬,將金銀包了,和人頭抓了,拴在一匹馬上。李逵縛了個草把,將下殘燈,把草房四邊點著燒起。他兩個開了牆門,步送女子下山,直到劉太公莊上。
爹娘見了女子,十分歡喜,煩惱都沒了,盡來拜謝兩位頭領。燕青道:「你不要謝我兩個,你來寨裏拜謝俺哥哥宋公明。」兩個酒食都不肯吃,一家騎了一匹馬,飛奔山上來。回到寨中,紅日銜山之際,都到三關之上,兩個牽著馬,駝著金銀,提了人頭,徑到忠義堂上,拜見宋江,燕青將前事細細說了一遍。宋江大喜,叫把人頭埋了,金銀收入庫中,馬放去戰馬群內喂養。次日,設筵宴與燕青,李逵作賀。劉太公也收拾金銀上山,來到忠義堂上,拜謝宋江。宋江那裏肯受,與了酒飯,教送下山回莊去了,不在話下,梁山泊自是無話,不覺時光迅速。
看看鵝黃著柳,漸漸鴨綠生波。桃腮亂簇紅英,杏臉微開絳蕊。山前花,山後樹,俱發萌芽;州上蘋,水中蘆,都回生意。穀雨初晴,可是麗人天氣;禁"~才過,正當三月韶華。
宋江正坐,隻見關下解一夥人到來,說道:「拿到一夥牛子,有七八個車箱,又有幾束哨棒。」宋江看時,這夥人都是彪形大漢,跪在堂前告道:「小人等幾個直從鳳翔府來,今上泰安州燒香。目今三月二十八日天齊聖帝降誕之辰,我每都去台上使棒,一連三日,何止有千百對在那裏。今年有個撲手好漢,是太原府人氏,姓任,名原,身長一丈,自號『擎天柱』口出大言,說道:『相撲世間無對手,爭交天下我為魁。』聞他兩年曾在廟上爭交,不曾有對手,白白地拿了若幹利物,今年又貼招兒,單搦天下人相撲。小人等因這個人來,一者燒香,二乃為看任原本事,三來也要偷學他幾路好棒,伏望大王慈悲則個。」宋江聽了,便叫小校:「快送這夥人下山去,分毫不得侵犯。今後遇有往來燒香的人,休要驚嚇他,任從過往。」那夥人得了性命,拜謝下山去了。隻見燕青起身稟覆宋江,說無數句,話不一席。有分教,驚動了泰安州,大鬧了祥符縣。 正是東嶽廟中雙虎,嘉寧殿上二龍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