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設置賬戶和記賬方法(2)(1 / 3)

由於企業財務報表上的項目是按一級科目所列示的,為了使會計信息使用者便於進行不同企業會計信息的比較,同時,也為了與國際會計慣例接軌,我國企業一級會計科目的名稱、內容由財政部在有關會計規章製度中統一規定。所示的會計科目是財政部規定的我國企業應設置和運用的一級科目名稱。一級科目會隨著企業交易或者事項的變化,進行調整。

明細科目又分為兩級,即二級科目和三級科目。每個企業除設置一係列反映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成本、損益的總分類科目外,為什麼還要設置明細科目呢?這是因為總分類科目隻用貨幣計量單位對各會計要素的具體內容進行了總括的反映,所提供的是概括的會計信息。比如“固定資產”是一級科目,它能提供一定會計期間增加多少固定資產,減少多少固定資產,餘額是多少的總括信息,但究竟增加的是房屋還是機器設備,減少的是運輸設備還是傳導設備,各項固定資產的使用狀況、新舊程度、修理維護保養情況等,從總分類科目上得不到這樣具體的信息。因此,在總分類科目下還需要設置明細分類科目,用來提供詳細的會計信息。例如在“固定資產”一級科目下,按固定資產的大類設置二級科目,如房屋及建設物、機器設備、交通運輸設備、辦公設備等;再在每一個二級科目下,按每一項固定資產設置三級科目,例如在房屋及建設物二級科目下,按每一幢房屋或建築物設置三級科目。其他各個一級科目,也需要根據具體內容設置相關明細分類科目。

會計科目通常設置三級,其關係為:總分類科目對明細分類科目起控製、統馭作用,也稱為統馭科目。明細分類科目對總分類科目起補充作用,也稱被統馭科目。總分類科目也稱為一級科目,可控製二級科目,再由二級科目來控製三級科目。逐級控製便於資料的相互核對,如發現差錯,也便於在較小範圍內核對。

2.2 設置賬戶

(1)賬戶的含義

企業日常發生的交易或事項十分複雜頻繁,為了便於提供日常管理所需的資料,全麵、連續、係統地反映由於交易或者事項的發生而引起的會計要素的增減變動,有必要根據規定的會計科目進一步開設賬戶。

賬戶是根據會計科目開設的、具有一定結構、用以係統和連續地核算和監督各會計要素具體內容發生增減變化的一種專門方法,它是會計核算方法的基本組成部分。在實際工作中,常把賬戶的名稱叫做會計科目。

(2)賬戶與會計科目的關係

賬戶是根據會計科目開設的,即會計科目是賬戶的名稱。會計科目隻表明某一項經濟內容,僅僅是對會計要素具體內容進行分類的標誌;賬戶具有一定的結構格式,並通過賬戶的結構反映會計要素具體內容的增減變動情況。

(3)賬戶分類

由於賬戶是根據會計科目設置的,於是賬戶也分為三級,即一級賬戶、二級賬戶和三級賬戶。一級會計科目分為五類,一級賬戶也分為五大類,即資產類賬戶、負債類賬戶、所有者權益類賬戶、成本類賬戶和損益類賬戶。在每個一級賬戶下,再根據二級科目和三級科目,分別設置二級賬戶和三級賬戶。如此,每個賬戶都記錄某一特定的經濟內容,具有一定的結構和格式。

一級賬戶分為五類,它們分別為:反映各項資產增減變化及其結存情況的資產類賬戶;反映各種債務的形成和歸還情況的負債類賬戶;反映所有者權益變動情況的所有者權益賬戶;反映企業經營過程成本形成的成本類賬戶和用來計算盈虧的損益類賬戶。前三類賬戶由於反映企業資產和其資金來源狀況,因而,又可稱為反映資產和資金來源類的賬戶;後兩類賬戶由於反映企業經營成本、損益的形成情況,又稱之為反映經營過程的賬戶。這五類賬戶既有分工、又相互聯係,形成一個完整、科學的賬戶體係,從不同的側麵對各項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經營成本的增減及利潤的形成和分配做個別的、係統地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