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章學習目的
1.明確氣質概念;
2.理解氣質的生理基礎;
3.了解氣質理論;
4.把握常用分類中四種氣質類型的特點;
5.知道評定氣質的主要方法。
二、本章基本結構
三、本章知識要點
1.氣質是表現在人的心理活動和行為方麵的動力特征。所謂動力特征是指心理活動和行為發生的速度、強度、穩定性、靈活性和指向性方麵表現出的特征。
2.一般把知覺的速度、情緒和動作反應的快慢歸結為速度方麵的特點;把情緒的強弱、意誌的緊張度等歸結為強度方麵的特點;把注意持續的長短、情緒的起伏變化等歸結為穩定性方麵的特點;把注意的轉移、思維的變通、行為的彈性歸結為靈活性方麵的特點;把心理活動傾向於外物還是自身內部歸結為指向性方麵的特點。人們由於這些特點的不同,因而表現出各自不同的氣質。
3.氣質較多地受神經係統先天特性的影響,一般不以活動的目的、動機、內容為轉移,表現的是一個人的脾氣秉性、風格特色,具有較大的穩定性。
4.早期的氣質理論主要在於解釋氣質的生理基礎,如我國《黃帝內經》中的陰陽五行說,國外的體液說,體型說,血型說,激素說,高級神經活動類型說。巴甫洛夫的高級神經活動類型說較好地解釋了氣質的生理機製。
後來,氣質理論討論的焦點逐漸轉移到對氣質的動力特性、形成與發展、作用實質、內在結構的研究。如氣質9個維度特性理論,氣質類型及年齡特征理論,氣質調節作用理論,氣質的亞結構理論等,對於氣質的實質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5.關於氣質類型的分類,最早提出的是希波克拉特的多血質、膽汁質、粘液質、抑鬱質四分類,後來這成為最常用的分類。
榮格把人區分為內傾與外傾兩種基本傾向,並且與各種心理機能組合,提出人格的十種類型。
艾森克根據內外傾和穩定性兩個維度,把人分成十三種類型,其中最典型的四種是:穩定內傾型、穩定外傾型、不穩定內傾型、不穩定外傾型,這種分類實際上是傳統四分類的具體化。
蘇聯心理學家認為氣質特性主要表現為感受性、耐受性、反應敏捷性、可塑性、情緒興奮性、內外傾等等方麵,使氣質的四分類有了測量的指標和更為精確的描述。
美國心理學家威特金從認知風格維度提出了場依存型和場獨立型的氣質分類。
6.四種傳統氣質類型的主要表現是:
多血質:活潑,好動,動作敏捷,喜歡交往,反應迅速,注意力易轉移,興趣和情緒易變換,具有外傾性。
粘液質:安靜,穩重,反應遲緩,沉默寡言,情緒發生慢而弱,不易外露,注意穩定但難以轉移,善於忍耐,具有內傾性。
膽汁質:直爽,大膽,急躁,精力旺盛,容易衝動,動作強而有力,心境變化劇烈,具有外傾性。
抑鬱質:敏感,多思,柔弱,孤僻,情緒體驗深刻,善於覺察細節,言行遲緩,呆板,具有內傾性。
現實生活中隻有少數人具有以上四種氣質類型的典型特點,多數人的氣質是屬於混合型或中間型的。
7.評定氣質特性和氣質類型的常用方法有實驗法、問卷法和行為評定法。實驗法是通過實驗手段了解一個人神經過程的基本特性以評定他的氣質類型的方法。問卷法是通過一個人對一係列標準化問題的回答評定他的氣質特性和類型的方法。行為評定法是在自然條件下觀察、了解和評定一個人氣質特點和類型的方法。
8.氣質是人的個性心理特征中受先天生物學因素影響較大的心理特征,它無好壞之分,每種氣質類型都有長有短,它不預定一個人性格發展的方向、能力的大小、活動的性質和成就的高低,在個性心理特征中隻具有從屬意義。但氣質使每個人的心理和行為各具特色,對不同的活動具有不同的適應性,因而了解人的氣質類型及特點對於因材施教、知人善任是非常重要的。
四、重點難點分析
1.高級神經活動類型和氣質類型
巴甫洛夫用條件反射的方法進行實驗研究,發現神經活動的興奮和抑製過程有三種基本特性,即強度、平衡性和靈活性。興奮和抑製過程的強度是指皮層神經元的工作能力及它們的耐力。興奮和抑製過程的平衡性是指這兩種過程的相對關係,如果興奮過程和抑製過程強度相當,神經活動是平衡的,如果興奮和抑製兩者之一占優勢就是不平衡的。興奮和抑製過程的靈活性是指兩種神經過程相互轉換的能力。轉換容易表明靈活,轉換困難表明不靈活。根據基本神經過程的三個特性的不同組合,可把個體的神經活動分成不同類型。
根據神經過程的強度可分為強和弱兩種類型。弱型表現為兩種神經過程都弱,抑製過程往往更弱。在普遍弱的基礎上,平衡性和靈活性方麵的差異不具有實際意義,所以弱型沒有必要再作細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