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馬到成功(2 / 2)

因為馬是人們最熟悉的動物之一了,也是人類最須要的動物之一。

特別是古時候,由於生產力不發達,交通工具十分落後,馬就成了人們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了。

從日常生活,到軍隊的行軍打仗,都離不開馬這種動物。所以說,馬和人類有著非常親密的關係。

這可能是畫家要創作以馬為題材的作品的原因之一吧!因為,藝術總是來源於生活的,生活中最常見的東西,往往會成為畫家們最喜歡描繪的對象。

當然,除了這個原因,還有一個原因是不能忽視的,就是馬這種動物,外形也是非常漂亮的。

造物主創造的動物也很奇怪,有些動物雖然外形十分接近,可從審美上來看,就大相徑庭了。

比如說,馬和牛,驢,還有驢和馬的共生物——騾子都很接近,都是大型的四足食草動物。

可從審美方麵來說,牛和驢還有騾子,顯然沒有美感。而隻有馬這種動物很有審美價值。

馬有修長的四肢,矯健的身姿,光潔的皮毛,長長的鬃毛,還有飄逸的長尾巴。這一切都賦予了馬區別於任何動物的審美物質。

特別是馬奔跑起來,那飄逸灑脫的形象,很是具有動態美。自古以來,就有很多與馬有關的故事和成語,象什麼馬到成功,鞍前馬後,馬首是瞻,萬馬奔騰,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等等,很多和馬有關的成語,並且大多都是褒義詞。

正是因為以上的原因,畫家大多喜歡畫馬,而欣賞畫的人,又喜歡看和馬有關的畫,這也就是讓藝術品中,以馬為題材的作品,一直是長盛不衰的原因。

徐鴻現在看到這些以馬為題材的作品,他就有了這些想法。

可是任何事情,都有個度。要是這樣的作品,已經達到了一個‘過度’泛濫的時候,也就沒有了審美價值了,這可能也就是人常說的審美疲勞吧!

徐鴻看到現在整個畫報市場上,有很多這樣的作品,幾乎已經到了泛濫成災的程度了,他知道,這就是一個問題了。

“趙明,你說的不錯,這是一種流行趨勢,可你知道,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嗎!”徐鴻看著趙明問道。

“這個嗎,我也說不清了,大概是因為大家本來就喜歡以馬為題材的作品,再加上今年是馬年,所以就造成了以馬為題材的作品比比皆是呀!”

趙明對這個問題,還真沒有仔細研究過。他隻是追逐流行,附和趨勢,也就在自己的畫報裏,大量采用一些以馬為題材的作品。隻是感覺,人家《天南畫報》都這樣做了,他們《新星藝苑》也應該這樣做呀!

“趙明,你分析的很好,今年之所以有這麼多的藝術作品,都是以馬為題材,這都是由於受到今年是馬年的影響呀!本來平時大家就喜歡這種以馬為題材的作品。再加上是今年是馬年,大家就更想來一個馬到成功,萬馬奔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