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徐州“剿總”撤離徐州(2 / 2)

11月28日,劉峙和杜聿明又被蔣介石召到南京參加軍事會議。杜聿明在會前問顧祝同,原來蔣介石答應增加幾個軍,為什麼一個軍也未派出?顧祝同給杜聿明說了真話:“老頭子也有困難,一切辦法都想了,連一個軍也調不動。現在決定放棄徐州,出來再打,你看能不能安全撤出?”杜聿明認為這樣變來變去,以後的仗很難再打下去。因為,按他的思路,既然要放棄徐州就不能戀戰,不要想出來再打,如果出來再打,既不能取勝,又救不了黃維。他認為應當是將徐州的軍隊盡快撤出,避免作戰,先想法將軍隊拉到淮河邊,以淮河為依托,有了一點安全感,再去救黃維才是上策。萬一救不出,還可能保存一些部隊。否則,徐州丟了,部隊完了,黃維也就完了。當時,顧祝同對杜聿明的意見表示同意。所以當蔣介石在會上征求各位高級將領的意見時,顧祝同就按杜聿明的意見做了決定,讓黃維兵團死守待援,讓劉峙和杜聿明安排徐州的部隊停止進攻,立即撤退。

如果說國民黨軍隊這時在進攻上已到了毫無辦法的地步,那麼在撤退上還是可行的。蔣介石關於徐州地區軍隊撤離的決定是11月28日晚上才由回到徐州的劉峙和杜聿明帶回徐州的,可是就在劉峙和杜聿明還未回到徐州時,南京就有人將此絕密消息通知了徐州的熟人。當天晚上,徐州對外的唯一通道徐州機場就已擠滿了各種黨政軍頭目,連跑得最快的劉峙想立即在當天晚上就跑的美夢都未能實現,而是到第二天才飛往蚌埠。也就在第二天,杜聿明召集孫元良、邱清泉、李彌三個兵團司令定好了撤退方案。方案決定以“撤即不能打,打即不能撤”的原則,盡快全部撤離徐州。為了迷惑解放軍,在11月30日發起了一次全麵進攻,晚上就全軍撤出徐州,以“滾筒戰術”逐次掩護行進。所謂“滾筒戰術”,就是讓各兵團在行進中形成一個圓球或圓筒狀態勢,以避免被解放軍在途中包圍打擊。撤出之後,第一步先到永城地區,第二步到蒙城、渦陽、阜陽地區。

11月30日,駐在徐州地區的全部國民黨軍隊在一片混亂中慌忙撤離。第二天,亦即12月1日,徐州解放。徐州的解放,事實上標誌著國民黨軍隊在淮海決戰中的失敗。

§§第六章 雙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