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清的老家,浙江省臨海縣溪路鄉南坳村。那兒離縣城有幾十裏地。小村子隻有幾十戶人家,一幢幢平房散落在大山腳下。如今,那兒成了牛頭山水庫。
從上海花了二十多元路費,徐明清帶著江青來到這個山青水秀的江南小村,如人仙境。江青那緊張的神經鬆弛下來了。
小村子裏的人差不多都姓徐。南方農民見到了這位講一口“國語”的北方姑娘,都非常好奇。徐明清說江青是她的同學,村子裏的親友都友好地相待。
徐明清的父親是中醫,家中有幾畝薄地,幾間小屋。母親雖然得了傷寒病,但精神尚好。徐明清和江青同住一屋。
這裏簡直是個“保險箱”。四麵環山,隻有村前一條路。有誰來了,遠遠的就看得清清楚楚。有什麼事,朝山後的小路上一逃,躲進大山之中,縱有幾千人馬也難以尋覓。在一九二七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時,徐明清便回到家鄉,躲過災難。
江青初來時,天天發低燒,雙頰紅潤。正巧,徐明清有一堂侄回家探親,他是北平軍醫學院畢業的西醫。徐明清請他為江青看病。他斷定江青得了肺癆(即肺結核)。經他診治,江青低燒漸退,肺癆漸愈。
徐明清的父親也為江青診治,徐明清的父親是老郎中,用中草藥為江青治病。很快,江青的病也好了。
小俞不時寫信來。從信中得知,黃敬離開上海去北平了,仍在北京大學旁聽數學。
在那個遠離十裏洋場的江南山村裏,江青簡直過著療養生活。空餘時,打打毛線衣,如此而已。她的臉色由黃轉紅,人也變胖了。
在南坳村住了兩個多月,江青想離開臨海,上北平找黃敬去。她希望和徐明清一起去上海。徐明清因母親的身體尚未完全康複,況且春節即將來臨(農曆正月初一為公曆二月十四日),希望在家裏再住些日子。這樣,江青隻好單獨離開臨海。她沒有路費,小俞也沒有寄錢來,徐明清給了她路費,並一直送她到臨海汽車站。
江青走後,從北平給徐明清來過信,告訴她在北平的地址。
江青走後一個多月——一九三五年三月,徐明清見母親恢複健康,離開了臨海,前往上海。
到了上海,徐明清仍去浦東,在那裏主持基督教上海女青年會的女工夜校。這時,“劇聯”的成員樊伯滋曾向徐明清了解江青到哪裏去了,徐明清把江青在北平的地址給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