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含情(1 / 3)

陰雲沉沉的天,窒悶壓抑。凜冽的北風夾裹著雪,寒冷刺骨,燈籠山籠在這寒風大雪裏,顯得有些猥瑣,別看這樣不起眼的小山,卻是唯一一處進入劍陵宮的門戶,整個錕吾山脈主峰的周圍,方圓百裏內結著護宮法陣,燈籠山正是位於法陣的至關處。除此之外,它還有一個神乎其神的傳說。

據傳,上古年代,這裏屬蠻荒之地,在一個月滿之夜,山石大開,奔出匹紅馬,烈火一樣的顏色,頃刻間照耀了天地,昂首長嘶,千裏之外的馬群聽到呼喚,齊奔而來,尊它為王。它們圍山繞了九九八十一圈,共同嬉鬧了七七四十九天,所到之處,湧生泉水集成大河,河如羊腸,曲曲彎彎,上接黑水,下連眾湖,孕育出兩岸的青草繁花,樹叢生靈。而分開的那兩片山門,各掛了一串紅燈籠,夜夜通明,因此得名燈籠山。

期間,一位遊曆的人類恰好經過,當見到那匹紅馬山裏山外奔馳,四蹄踏出璀璨的火花,卻又不傷草木。馬是駿馬,剽悍異常,四肢健碩,散著龍一般的靈氣,周身的火紅流淌著奢靡的寶光,身前身後圍攏的馬匹也都是難得的良駒,他頓起貪愛之念,欲占己有,可用盡心思也未能如願,一時恨之入骨,揚言天下,妖馬禍人,世道不安,立時招來無數修為高深的人類,將馬群盡數屠殺。當日,馬血染紅了羊腸河,血氣染著燈籠山上空都是紅色,掛著的紅燈籠瞬息迸碎,化成金玉珍珠堆滿山中,引得人們爭先擁上哄搶。這個時候,分開的兩山門“轟”的一聲合攏,硬是入地九十九丈。屠馬的人們萬沒料到,竟成了馬的陪葬品了。

故事傳到劍神歐陽錕吾這一代時,他正伏了一匹得道的馬妖封印山裏,那夜,紅燈籠再次現出,亮了天幕。

是天意還是人為給了這個傳說一份真實,誰也說不清楚,但無論傳說怎樣,燈籠山、羊腸河依然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靜默,並沒有因傳說而改變什麼。

河水多源於黑水,而黑水是由白山地下暗河彙成。琉璃也因此得福,被水流送到下遊的燈籠山附近,河上結著冰,河底的水卻有些熱。

天色將晚,有雪的反光,視線並不是很暗,冰下的河水劇烈地震蕩,把琉璃給晃醒了,玉衣散出的點點光芒織成個通明的蝶蛹,她在這蝶蛹裏麵睜開眼睛坐了起來,一時還不太明白,隻記得被怪物拖進水裏,紅色的水滾燙得幾乎都能融化石頭,昏沉中見到玉衣鼓動,帶著她艱難地遊著,再後來她便睡著了。正想著感到水有點燙,不少魚隨著一波波的水流向水麵上衝,或是逆流遊去……呀!紅狐狸呢!

她忽然想起她的紅狐狸,驚慌地左右尋找,哪裏還有空翼的影子,一急,通明的蝶蛹散去,躍出水麵。 她這一衝勁,帶的河冰龜裂開,直延伸到很遠,清脆聲不絕,如同初春消融冰雪一般的容易,然而,北風刮的雪卻還是又急又猛,冷到了骨頭裏,踉踉蹌蹌地勉力站住,迎風抽動著鼻子,嗅到縷狐狸的氣味,雖然不是空翼的,可也有幾分熟悉,歡喜地順著氣味頂風冒雪飛去。

雪下得有些猖狂了,密密的雪花被寒風急劇地織成了無數匹白綾,漫天中,這些無數的白綾糾纏著,絞在了一起,像是要把萬物給擠壓粉碎,並揉進白綾裏。雪真大!風也真大!琉璃以念力不住地揮舞開眼前的紛亂的雪花,疾馳著,艱難地疾馳著。

尖銳、轟鳴、嘶吼,集了世間最恐怖的聲音,和大雪的咆哮,像是馬上要將她撕裂了似的,她哪見過這種氣勢。來東北部跟著雲飛和狼王桐,還有依靠,如今就剩下了她自己,張口嚎叫起來,淚水湧出,立刻滿臉都是細細的冰淩,又嚇又凍,不顧一切地長嚎著,大哭著,嗚嗚哇哇地連滾帶爬,終於見到散出狐狸氣味的兩個人。

高高的大雪堆上,一白一黑的兩人站在那一動不動,幾乎成了半個雪人,若不是風掀起他們的長發衣衫,琉璃能嗅到他們的氣味,還真發現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