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1 / 2)

三千多年前,東北部一山脈,有處主峰能聚天地靈氣萬物精華,是修身養性的寶地。其山體雄渾、粗獷、大氣,威壓山河之狀。山中特產一種東西,非金非石,能鑄兵器,一時廣為盛傳。一個叫錕吾的人,生性喜鑄刀劍,在山中曆經十年,取山裏的靈氣鑄出把利劍,可此劍至剛至烈,以至錕吾暴死劍下。其徒歐陽錕吾為報師父授技之恩,將此劍重新淬煉,劍氣傷身後,劍身毀壞,卻得到九個小鼎,這就是後來名揚天下,劍陵宮的護宮之寶——九鼎。

歐陽錕吾也因禍得福,劍氣洗滌了經脈,使得功力大進,成了一代有名的宗師,並創下了劍陵宮,信奉劍神,將其信仰廣為傳頌,成為當時中原最大的教派,與西部信奉鳳神的聖族齊名天下。由於歐陽錕吾的胸口有著把倒插的利劍印記,被世人敬為劍神。

據說,歐陽錕吾活了五百多歲,登臨仙界,成為劍神。這種帶有神話色彩的說法,當時隻當笑談,畢竟沒有人親眼見到。然而,當他的九子、四個親信的後人將劍陵宮打理得井然有序,門下弟子數以萬計,信徒廣布天下,歐陽錕吾成為劍神,就在也不是笑談了。因為劍陵宮的強大實力給了傳言十足的真實,歐陽錕吾在世人心中,也成了名副其實的劍神。劍陵宮與劍神的聲譽扶搖直上,很難說誰借了誰的名氣,但這已經不重要了。

也許因為先祖歐陽錕吾成仙的例子,使得歐陽世家子孫多數畢生專注習武清修,可惜得正果沒有一人,人丁稀少倒是顯而易見。而歐陽錕吾四個親信的後人,兒孫興旺,大有蓋過歐陽世家之勢。

這四個親信分別是上官、慕容、司徒、南宮四個家族,世代作為守宮人,終身護衛歐陽氏一脈,千百年來從未改變。

狼王桐曾聽師父提起過這些,沒想到在這遇上了。微皺了下眉。

那老者聞得對方是劍陵宮的人,語氣立時恭敬,起身深深施禮。

“老朽有眼無珠,言語冒犯還望見諒。”

上元欠身還禮,淡然道。

“客氣了。請問是何人所傷?”

老者恭恭敬敬地敘述道。

“我們是九環門的人,在下楊九成、這位是陳水風、趙示、莫大。”並搖頭歎氣,“真是慚愧,去了一百多人,剩下就這麼多了。”

最後一句話叫大家吃了一驚。

“我們四個人也遭到了重創。那人自稱聖族左護使,狂言手持的封氣令乃劍陵宮所造之物。我還不信……唉!”

上元臉色一白,與徒弟們對視片刻,接著道。

“這不能怪你們,隻要功力深厚,封氣令的威力會發揮得霸道無比。實不相瞞,我們在途中遇到了聖族右護使……你也看見了,除了我們師徒三人還能支撐著回去,我這小徒弟怕是命都難保。而大徒弟會能留下的暗記也中斷了,看來凶多吉少。”他說的倒也實在,“傷我們的也是劍陵宮鑄出的比翼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