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回 太極圖殷洪絕命(2 / 3)

且說殷洪見馬元一去無音,心下不樂,對劉甫、苟章曰:“馬道長一去,音信杳無,定非吉兆。明日且與薑尚會戰,看是如何,再探馬道長消息。”鄭倫曰:“不得一場大戰,不能成得大功。”一宿晚景已過。次日早晨,湯營內大炮響亮,殺聲大振,殷洪大隊人馬,出營至城下,大叫曰:“請子牙答話!”左右報入相府。三道者對子牙曰:“今日公出去,我等定助你成功。”子牙不帶諸門人,領一支人馬,獨自出城,將劍尖指殷洪,大喝曰:“殷洪!你師命不從,今日難免大厄,四肢定成灰飛,悔之晚矣!”殷洪大怒,縱馬搖戟來取。子牙手中劍赴麵相還。獸馬爭持,劍戟並舉。未及數合,子牙便走,不進城,落荒而逃。殷洪見子牙落荒而走,急忙趕來。隨後命劉甫、苟章率眾而來。這一回正是:

前邊布下天羅網,難免飛灰禍及身。

話說子牙在前邊,後隨殷洪,過東南,看看到正南上,赤精子看見徒弟趕來,難免此厄,不覺眼中淚落,點頭歎曰:“畜生!畜生!今日是包你自取此苦。你死後休來怨我。”忙把太極圖一抖放開。此圖乃包羅萬象之寶,化一座金橋。子牙把四不相一縱,上了金橋。殷洪馬趕至橋邊,見子牙在橋上指殷洪曰:“你趕上橋來,與我見三合否?”殷洪笑曰:“連吾師父在此,吾也不懼;又何怕你之幻術哉。我來了!”把馬一拎,那馬上了此圖。有詩為證:

混沌未分盤古出,太極傳下兩儀來。

四象無窮真變化,殷洪此際喪飛灰。

話說殷洪上了此圖,一時不覺杳杳冥冥,心無定見,百事攢來。心想何事,其事即至。殷洪如夢寐一般,心下想:“莫是有伏兵?”果見伏兵殺來,大殺一陣,就不見了。心下想拿薑子牙;霎時子牙來至,兩家又殺一陣。忽然想起朝歌,與父王相會;隨即到了朝歌,進了午門,至西宮,見黃娘娘站立,殷洪下拜;忽的又至馨慶宮,又見楊娘娘站立,殷洪口稱:“姨母。”楊娘娘不答應。——此乃是太極四象,變化無窮之法;心想何物,何物便見;心慮百事,百事即至。——隻見殷洪左舞右舞,在太極圖中如夢如癡。赤精子看看他,師徒之情,數年殷勤,豈知有今日,不覺嗟歎。隻見殷洪將到盡頭路,又見他生身母親薑娘娘大叫曰:“殷洪!你看我是誰?”殷洪抬頭看時,“呀!原來是母親薑娘娘!”殷洪不覺失聲曰:“母親!孩兒莫不是與你其中相會?”薑娘娘曰:“冤家!你不尊師父之言,要保無道而伐有道,又發誓言,開口受刑,出口有願,當日發誓說四肢成為飛灰,你今日上了太極圖,眼下要成灰燼之苦!”殷洪聽說,急叫:“母親救我!”忽然不見了薑娘娘。殷洪慌在一堆。隻見赤精子大叫曰:“殷洪!你看我是誰?”殷洪看見師父,泣而告曰:“老師,弟子願保武王滅紂,望乞救命!”赤精子曰:“此時遲了!你已犯天條,不知見何人叫你改了前盟。”殷洪曰:“弟子因信申公豹之言,故此違了師父之語。望老師慈悲,借得一線之生,怎敢再滅前言!”赤精子尚有留戀之意,隻見半空中慈航道人叫曰:“天命如此,豈敢有違。毋得誤了他進封神台時辰!”赤精子含悲忍淚,隻得將太極圖一抖,卷在一處;拎著半晌,複一抖,太極圖開了,一陣風,殷洪連人帶馬,化作飛灰去。——一道靈魂進封神台來了,有詩為證:

殷洪任信申公豹,要伐西岐顯大才。

豈知數到皆如此,魂繞封神台畔哀。

話說赤精子見殷洪成了灰燼,放聲哭曰:“太華山再無人養道修真。見吾將門下這樣如此,可為疼心!”慈航道人曰:“道兄差矣:馬元‘封神榜’上無名,自然有救拔苦惱之人;殷洪事該如此,何必嗟歎。”三位道者複進相府。子牙感謝。三位道人作辭:“貧道隻等子牙吉辰,再來餞東征。”三道人別子牙回去。不表。

且言蘇侯聽得殷洪絕了,又有探馬報入營中曰:“稟元帥:殷殿下趕薑子牙,隻一道金光就不見了。”鄭倫與劉甫、苟章打聽,不知所往。且說蘇侯暗與子蘇全忠商議曰:“我如今暗修書一封,你射進城去,明日請薑丞相勸營,我和你將家眷先進西岐西門,吾等不管他是與非,將鄭倫等一齊拿解見薑丞相,以贖前罪。此事不可遲誤!”蘇全忠曰:“若不是呂嶽、殷洪,我等父子進西岐多時矣。”蘇侯忙修書,命全忠夤夜將書穿在箭上,射入城中。那日是南宮適巡城,看見箭上有書,知是蘇侯的,忙下城,進相府來,將書呈與薑子牙。子牙拆開觀看,書曰:

征西元戎、冀州侯蘇護百叩頓首薑丞相麾下:護雖奉敕征討,心已歸周久矣。兵至西岐,急欲投戈麾下,執鞭役使。孰知天違人願,致有殷洪、馬元抗逆,今已授首;惟佐貳鄭倫執迷不悟,尚自屢犯天條,獲罪如山。護父子自思,非天兵壓寨,不能剿強誅逆。今特敬修尺一,望丞相早發大兵,今夜劫營。護父子乘機可將巨惡擒解施行。但願早歸聖主,共伐獨夫,洗蘇門一身之冤,見護虔誠至意,雖肝腦塗地,護之願畢矣。謹此上啟,蘇護九頓。

話說子牙看書大喜。次日午時發令:“命黃飛虎父子五人作前隊;鄧九公衝左營;南宮適衝右營;令哪吒壓陣。”且說鄭倫與劉甫、苟章回見蘇護,曰:“不幸殷殿下遭於惡手,如今須得本上朝歌,麵君請授,方能成功。”蘇護隻是口應:“俟明日區處。”諸人散入各帳房去了。蘇侯暗暗打點今夜進西岐。不題。——鄭倫那裏知道?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