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天君複出陣前,大呼曰:“燃燈道友,你著無名下士來破吾陣,枉喪其身!”燃燈命太乙真人:“你去走一遭。”太乙真人作歌而來:
當年有誌學長生,今日方知道行精:
運動乾坤顛倒理,轉移月日互為明。
蒼龍有意歸離臥,白虎多情覓坎行。
欲煉九還何處是,震宮雷動望西成。
太乙真人歌罷。孫天君曰:“道兄,你非是見吾此陣之士。”太乙真人笑曰:“道友休誇大口,吾進此陣如入無人之境耳。”孫天君大怒,催鹿仗劍直取。太乙真人用劍相還。未及三五合,孫天君便往陣中去了。太乙真人聽腦後金鍾催響,至陣門,將手往下一指,地現兩朵青蓮。真人腳踏二花,騰騰而入。真人用左手一指,指上放出一道白光,高有一二丈;頂上現一朵慶雲,旋在空中,護於頂上。孫天君在台上抓一把黑砂打將下來。其砂方至頂雲,如雪見烈焰一般,自滅無蹤。孫天君大怒,將一鬥黑砂往下一潑。其砂飛揚而去,自滅自消。孫天君見此術不應,抽身逃遁。太乙真人忙將九龍神火罩祭於空中,孫天君合該如此,將身罩住。真人雙手一拍,隻見現出九條火龍,將罩盤繞,頃刻燒成灰燼。——一道靈魂往封神台去了。聞太師在老營外,見太乙真人又破了化血陣,大叫曰:“太乙真人休回去!我來了!”隻見黃龍真人乘鶴而至,立阻聞太師曰:“大人之語,豈得失信!十陣方才破六,爾且暫回,明日再會。如今不必這等恃強,雌雄自有分定。”聞太師氣衝鬥牛,神目光輝,須發皆豎。回進老營,忙請四陣主入帳。太師泣對四天君曰:“吾受國恩,官居極品,以身報國,理之當然。今日六友遭殃,吾心何忍!四位請回海島,待吾與薑尚決一死戰,誓不俱生!”太師道罷,淚如雨下。四天君曰:“聞兄且自寬慰。此是天數。吾等各有主張。”俱回本陣去了。
且說燃燈與太乙真人回至蘆篷,默坐不言。子牙打點前後。
話說聞太師獨自尋思,無計可施。忽然想起峨嵋山羅浮洞趙公明,心下躊躇:“若得此人來,大事庶幾可定。”忙喚吉立、餘慶:“好生守營,我往峨嵋山去來。”二人領命。太師隨上墨麒麟,掛金鞭,借風雲,往羅浮洞來。正是:
神風一陣行千裏,方顯玄門道術高。
霎時到了峨嵋山羅浮洞。下了麒麟,太師觀看其山,真清幽僻淨:鶴鹿紛紜,猿猴來往,洞門前懸掛藤蘿。太師問:“有人否?”少時有一童子出來,見太師三隻眼,問曰:“老爺那裏來的?”太師曰:“你師父可在麼?”童兒答曰:“在洞裏靜坐。”太師曰:“你說商都聞太師來訪。”童兒進來,見師父報曰:“有聞太師來拜訪。”趙公明聽說,忙出洞迎接,見聞太師大笑曰:“聞道兄,那一陣風兒吹你到此?你享人間富貴,受用金屋繁華,全不念道門光景,清淡家風!”二人攜手進洞,行禮坐下。聞太師長籲一聲,未及開言。趙公明問曰:“道兄為何長籲?”聞太師曰:“我聞仲奉詔征西,討伐叛逆。不意昆侖教下薑尚,善能謀謨,助惡者眾,朋黨作奸。屢屢失機,無計可施。不得已,往金鼇島,邀秦完等十友協助,乃擺十絕陣;指望擒獲薑尚,孰知今破其六,反損六位道友,無故遭殃,實為可恨!今日自思,無門可投,忝愧到此,煩兄一往。不知道兄尊意如何?”公明曰:“你當時怎不早來?今日之敗,乃自取之也。既然如此,兄且先回,吾隨後即至。”太師大喜,辭了公明,上騎,借風雲回營。不表。
且說趙公明喚門徒陳九公、姚少司:“隨我往西岐去。”兩個門徒領命。公明打點起身,喚童兒:“好生看守洞府,我去就來。”帶兩個門人,駕土遁往西岐。正行之間,忽然落下來,是一座高山上。正是:
異景奇花觀不盡,分明生就小蓬萊。
趙公明正看山中景致,猛然山腳下一陣狂風大作,卷起灰塵。公明看時,隻見一隻猛虎來了。笑曰:“此去也無坐騎,跨虎登山,正是好事。”隻見那虎剪尾搖頭而來。怎見得,有詩為證:
咆哮踴躍出深山,幾點英雄汗血斑。
利爪如鉤心膽壯,鋼牙似劍勢凶頑。
未曾行處風先動,才作奔騰草自扳。
任是獸群應畏服,敢攖威猛等閑間。
話說趙公明見一黑虎而來,喜不自勝:“正用得著你!”掉步向前,將二指伏虎在地,用絲絛套住虎項,跨在虎背上,把虎頭一拍;用符印一道畫在虎項上。那虎四足就起風雲,霎時間來到成湯營,轅門下虎。眾軍大叫:“虎來了!”陳九公曰:“不妨!乃是家虎。快報與聞太師:趙老爺已至轅門。”太師聞報,忙出營迎迓。二人至中軍帳坐下。有四陣主來相見,共談軍務之事。趙公明曰:“四位道兄,如何擺十絕陣,反損了六位道友?此情真是可恨!”正說間,猛然抬頭,隻見子牙蘆篷上吊著趙江。公明問曰:“那篷上吊的是誰?”白天君曰:“道兄,那就是‘地烈陣’主趙江。”公明大怒:“豈有此理!三教原來總一般,彼將趙江如此之辱,我輩體麵何存!待我也將他的人拿一個來吊著,看他意下如何!”隨上虎提鞭。聞太師同四陣主出營,看趙公明來會薑子牙。不知勝負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