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人生資本之財富口才篇(4)(1 / 3)

威爾斯覺得坐在辦公室裏研究很重要。去研究一些新的課程,新的訓練方法,新的教材。如果能搞出一套新的教材來介紹給學員,這對學員很重要,這件事沒有人可以取代。所以威爾斯就把自己定位成用大量的時間去開發。再有就是寫書,這也沒有人去取代。威爾斯的第一本書,寫了三個月才寫好,第二本書寫了一個月就寫好了,第三本書寫的更快了,用了15天就把它寫好了,第四本書差不多用了三、四天就寫好了。怎麼會這麼快?首先威爾斯把他的想法錄進錄音機裏,然後讓幾個打字高手去打,打好後校稿,校完後,威爾斯再過目一遍,就交給出版社了。

其他的事怎麼辦?每一個人都要學會有效的授權,什麼叫有效的授權?就是所有可以授權的事,全部都要授出去,能讓別人做的事情,盡量讓別人做,自己隻做有生產力的事情。

“時間就是金錢”的觀念早已深入人心,而對於職場中人來講,要想每秒鍾都做最有生產力的事情,做好時間管理具有很重要的意義,不僅意味著豐厚的經濟利益,更能令自己的事業突飛猛進。

要有成本觀念。在生活中,有許多屬於“一分錢智慧幾小時愚蠢”的事例,如為省兩元錢而排半小時隊,為省兩毛錢而步行三站地等等,都是極不劃算的。日本豐田汽車公司每次開會前告訴與會者一秒鍾值多少錢,然後乘以開會時間,就是會議的成本。對待時間,就要像對待經營一樣,時刻要有一個“成本”的觀念,要算好賬。

要精選朋友。多而無益的朋友是有害的。他們不僅浪費你的時間、精力、金錢,也會浪費你的感情,甚至有的“朋友”還會危及你的事業。要與有時間觀念的人和公司往來。一次隻做一件事情,一個時期隻有一個重點。聰明人要學會抓住重點,遠離瑣碎。80/20原則告訴我們:應該把精力用在最見成效的地方,所謂“好鋼用在刀刃上”。

用好零散時間

小額投資足以致富是個淺顯的道理,然而,很少有人注意,零碎時間的掌握卻足以叫人成功。

有一個年輕人,他在外的時間比在家的時間還要多得多,但無論到什麼地方,他總是隨身攜帶著書籍,隨時閱讀。被一般人輕易浪費的零碎時間,他都用來學習。結果,他在文學、曆史和科學方麵,都有相當的見地。他為自己的前途而努力,他的付出一定會有回報。

從一個青年人怎樣利用零散時間就可以預見他的前途。自強不息、隨時求進步的精神,是一個人卓越超群的標誌,更是一個人成功的征兆。“我一直在疑惑,內德怎麼能集中了我們家庭的所有天賦與才智。”內德·伯克的兄弟在聽了內德在國會的一次演講後說道,“現在我明白了,原來我們在玩耍的時候,他總是在學習。”

“盜賊利用時間,謀士創造時間。有效率的成功人士既是謀士又是盜賊,他們能從無關緊要的事或休閑活動中竊取時間,創造精彩人生。”

有時你會聽到這樣的說辭:“等我有空再做”。這句話通常表示“等手上沒什麼重要的事情時再做”。但事實上,沒有所謂“空”的時間。你可能有“休閑”時間,卻沒有“空”的時間。在休閑的時候,你也許會躺在遊泳池邊盡情玩樂,但這絕不是“空”的時間。你的每一分鍾都很值錢。凡在事業上有所成就的人,都有一個成功的訣竅:化廢為寶,變“閑暇”為“不閑”。

每一位成功人士都懂得把那些常人不注意的、被分割得支離破碎的零零碎碎的時間都收集利用起來。等待咖啡煮好的半小時,不期而至的假日,兩項工作之間的間隙,無聊等候的閑暇,等等,都被他們如獲至寶般地加以利用,並足以取得驕人業績,而令那些不懂得這一秘密的人目瞪口呆。

“所有我已經完成的,準備完成的,或者是想要完成的工作,”埃利胡·布裏特說,“都跟蟻丘的形成一樣,是經過或即將經過沉重緩慢、單調乏味、持之以恒的積累過程——材料的日積月累、思想火花的不斷撞擊和對真理的不斷辨析。如果說我是受到了某種雄心的激勵的話,那麼,我最崇高也是最熱切的願望就是能夠為美國的年輕人樹立這樣一個榜樣——把那些被稱之為瞬間的點點滴滴而又無比珍貴的時間充分利用起來。”

喪失的財富可以通過厲兵秣馬、東山再起而賺回;忘掉的知識可以通過臥薪嚐膽、勤奮努力而複歸;丟掉的健康可以通過飲食的節製和醫療保健來改善;而惟有我們的時間,流失了就永不再回,無可追尋。

“啊,隻有10分鍾就要開飯了,什麼事都幹不了了。”這是平日聽到的最普通也是頻率極高的一句話。但實際上,有多少身處逆境、命運多舛的人,充分利用了這一些為我們許多人輕易浪費的時間,從而為自己建立了人生和事業的豐碑。那些被我們虛擲的時光,如果能夠得到有效利用的話,完全可能使你出類拔萃,成為傑出人物。想想吧,比徹就是在每天等待開飯的短暫時間裏讀完了曆史學家弗勞德長達12卷的《英國史》;朗費羅每天利用等待咖啡煮熟的10分鍾時間翻譯出了《地獄》;約翰·斯圖亞特·密爾曾經在東印度公司當小職員,他的許多傳世之作都是在這一時期完成的;伽利略是一個外科醫生,他以專心致誌的態度和常人少有的勤勉,擠出時間從事科學研究,充分利用一分一秒的時間進行思考、探索和研究,從而為後人留下了豐碩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