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人生資本之財富口才篇(1)(3 / 3)

當前,許多人尤其是年輕人正在艱苦創業,或者打算創業,而許多人在創業時又多是白手起家,經過一個時期的摸索和苦心經營,才能夠為自己掘取到將業績進一步做大做強的第一桶金。所以說,用好決定自己人生命運的第一桶金,不僅僅要有膽識,敢為天下先,更重要的是還要獨具慧眼,懂市場會經營,善於掌握創造商機的秘訣。當然,個人積累一定的財富,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應該說是絕大部分創業人士的必經之路。

借他人錢財做自己的事

我們要充分利用這個世界的資源,我們要充分借助外力,以成就自己最大的事業。有大誌者常常以借用天下的力量的多寡來判斷自己的事業還有多少作為,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天下歸心;劉備借荊州安頓自己的軍隊百姓,徐圖發展,致有三分天下。一般人士至少也可以借用自身環境的優勢,借用他人的智慧、力量、名聲、信用、錢財以及物品。可以這樣說,雖然世間大多數資源不為我們所擁有,但我們擁有“借用”這一無限的資源。其實心胸放得更寬一點的話,所謂的擁有也不過是能用而已。如果放在一角一直不用,你又如何算得上擁有。隻要自己能夠使用,那東西放在自己屋內或者屋外,還不是一樣。所以在這一點上,從更寬泛的意義上來說,我們一旦擁有了“借”字,也就擁有了無限的資源,擁有了一切。

“借”字當中,資源最多,也最常用的就是財富了。“借錢”二字自古相連,天經地義,人人會用;但善於借用他人的錢財做自己的事,賺自己的錢,卻是一項高層次的資源,需要你靈活運用。我們來看一下世界船王的白手發家的故事。

世界上私人船隻噸位第一的船王是美國的丹尼爾·路維格。路維格最初創業發展自己的事業,靠的是巧妙地向銀行借錢。一次,路維格發現用輪船載油比載貨更有利可圖,可是由於資金有限,路維格不可能買到一艘油輪,於是他打算買下一艘貨船,再改裝成油輪。可是錢從哪兒來呢?路維格想到了銀行貸款,於是丹尼爾開始跑銀行借錢。

他接連到紐約的幾家銀行談借錢的事情,可是人家一看到衣衫破舊的他,便不屑一顧地問“你有抵押嗎?”路維格力爭說服銀行:“我把貨輪買下來之後,立即改裝成油輪,我已經把這艘還沒有買下來的船租給了一家石油公司,他們每月付給我的租金,正好可以每月分期還我要借的這筆款,我可以把租契交給銀行,你們可以直接去那家石油公司收租金,這樣就等於分期還款了。”盡管路維格認為自己的計劃很合理,可是他所到的銀行無一不認為他的這種做法荒唐可笑,而且根本沒有信用可言。

然而,路維格並不灰心。這一次他來到大通銀行,找到了大通銀行的總裁。大通銀行的總裁聽了路維格上麵這番奇怪的言論後,心想:路維格一文不名,也許沒有什麼信用可言,但是那家石油公司的信用卻是可靠的。拿著他的租契去石油公司按月收錢,這自然會十分穩妥,這不就等於收回了分期付款?除非有預料不到的重大經濟災難發生。但退一步而言,假如路維格把貨輪改裝成油輪的做法結果失敗了,但隻要這艘船和石油公司存在,銀行就不怕收不到錢。

於是,大通銀行同意把錢借給了路維格。路維格買下了他所要的舊貨船,改成油輪,租了出去。然後又利用這艘船作抵押來借另一筆款子,從而再買一艘船。路維格的精明之處在於利用那家石油公司的信用來增強自己的信用。

這種情形繼續了幾年,每當一筆債付清之後,路維格就成了這條船的主人。租金不再被銀行拿走,而是由他放入自己的口袋。

後來路維格又準備著手籌建造船公司。他先設計一艘油輪或其他用途的船隻,在還沒有開工建造的時候,他就與人簽約,願意在船完工的時候把它租出去。路維格拿著船租契約,跑到一家銀行去借錢建船。這種借款是延期分期攤還的方式,銀行要在船下水之後才能開始收錢。船一下水,租費就可轉讓給銀行,於是這筆貸款就像他最初的方式一樣付清了。等到一切手續辦妥,路維格就成了當然的船主,可是他當初一毛錢也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