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誰能把一根羽毛扔出去很遠?而誰又不能把一塊石片或一個鐵塊甩扔出很遠呢?一個物體能飛多遠,決定它的,不僅僅是別人的用力,而最關鍵的是自己自身的重量。
讓自己飛遠,必須要讓自己有重量,假若你是一根羽毛,即使有力的炮膛也是無能為力的。要想讓夢想飛高飛遠,必須讓我們的每一個日子都有重量。
重量,才是我們夢想飛翔的翅膀。
隻要你是對的
1950年9月20日,名不見經傳的青年作曲家王莘,將他創作的《歌唱祖國》歌曲原稿寄給一家報紙的文藝副刊。
不久,王莘收到了那家報紙副刊編輯的一封退稿信。讀罷退稿信,王莘又再三讀了讀自己的作品,越讀越覺得那位編輯的意見僅是一己私見,自己的作品還是十分令自己滿意的。於是,王莘又滿懷希望,把《歌唱祖國》又寄給了另外一家報紙的文藝副刊。
但沒多久,那家報紙也十分客氣地把《歌唱祖國》退回來了。
是不是自己的作品真的沒有達到發表的水平?拿著退稿信,王莘又把自己的作品認真看了又看,但越看,王莘就越認定《歌唱祖國》是一首十分難得的成功之作,沒報刊願給自己發表就算了,但好作品決不應當被埋沒,王莘自己將《歌唱祖國》刻蠟板印了十幾份,寄送給自己的一些朋友,征求朋友們對自己作品的意見。沒多久,時任天津音樂工作團合唱隊隊長的王巍打電話告訴王莘說,他認為《歌唱祖國》是一首十分難得的佳作,他已經組織了十幾名青年演員,開始《歌唱祖國》的試唱。這群年輕人演唱兩遍後,立刻激動萬分地說:“這真是一首難得的好歌,曲調優美、流暢、真是太棒了!”
1950年底,中國唱片廠到天津來選歌,他們一聽完《歌唱祖國》就激動萬分地說:“這首歌太美妙了,我們一定要選這首歌!”就這樣,《歌唱祖國》被灌進了新中國第一批唱片中,從此不脛而走,唱響了在祖國的大江南北。
2003年國慶前夕,《歌唱祖國》的鍍金光盤被國家博物館正式收藏。
如果當初王莘先生接到兩次退稿後在心靈中也給自己退了稿,如果王莘先生遭到別人否定後也輕易地把自己否定,那麼,《歌唱祖國》的至今還能嫋嫋繞梁不絕嗎?會有《歌唱祖國》這首經典歌曲的經久不衰嗎?
隻要你是對的,就不要輕易去否定你自己。隻要你是對的,你就要執著地去堅持。人生成功的支點,常常就在於麵對別人的紛紛否定,而自己的心靈卻從不迷失。
人生的拚圖
美術課上,一位老師將幾件世界傳世名畫撕成了一堆碎屑,他把這堆碎屑交給自己的學生們,要求他們根據每個畫家的不同風格從這堆碎屑中分別找出每張原作的碎屑,然後重新拚成那幾幅原畫。他希望借此考驗自己的學生對名畫名家的鑒別能力。
把那一大堆碎紙屑交給學生們後,這個美術老師有些後悔,五六張的名畫,撕成那麼碎那麼雜那麼大的一大堆紙屑,重新拚圖實在是不容易的事。是不是自己太為難自己的這些學生了?是不是這項任務有些太難太複雜了?美術老師心裏一直忐忑不安。他想,這對於美學院畢業的那些才子來說都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何況自己的學生還隻是一群十幾歲的孩子們呢?
碎紙屑交給學生們後,他在教室裏轉了兩圈,然後就踱到操場上去了,他實在不想麵對那些天真的臉上過早流露出的畏難表情。他在操場上踱了很久,他思忖孩子們要完成這複雜的拚圖,一定需要很長的時間。
離下課隻剩5分鍾時,他才重新推開了教室的門。令這位老師大吃一驚的是,他的學生們早已把那幾幅名畫全部拚好了。他實在不敢相信自己的學生有這麼出色的鑒別和拚圖能力,站在那幾幅已拚好的圖前他認真地一一審視,更讓他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孩子們的拚圖完成得天衣無縫,沒有一絲一毫的錯誤。
他有些懷疑地望著孩子們,他想這些名畫孩子們隻是簡單地見過幾次,線條、色彩、構圖、意蘊,每個畫家和每幅畫的特點等等,這些孩子都一定不會懂,那麼他們是如何這麼快又這麼準確地完成如此複雜的名畫拚圖呢?他問一個喜愛美術的男孩子:“你們是如何拚圖的呢?”
那個男孩子笑笑說:“這些名畫拚起圖來肯定很難,但老師您忽略了,這些名畫每幅畫的背後都是一個花朵圖案,有桃花的、有梅花的、還有荷花的,我們都是依據名畫背後的那些花朵拚圖的,這就十分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