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人生資本之智慧篇(7)(3 / 3)

何嚐不是呢?

一個保持和追求自身價值的人,那麼他在別人的眼裏就是一塊鑽石或黃金。一個自我貶值和失去價值的人,那麼他在別人的心裏就一文不值。

能把黃金和鑽石變得一文不值的,那也許就是一個人心靈的自我貶值。

成功的邊緣

一艘輪船在海上不幸遇難,有一個乘客十分幸運地在船沉之前抱住了一根木頭。船沉後,他死死地抱著那根木頭,在茫茫大海上隨波逐流,最後,在漲潮時,他又幸運地被漂到一個林木蔥蘢的小島上。

到島上後,他立刻把小島走了一遍,找到了一眼清爽甘甜的泉水,又幸運地找到了一些蘑菇和野果,他把所有能吃的食物全部采擷過來,這些食物足夠他吃一個月。

他很為自己慶幸,大吃了一頓後,他馬上動手用木頭搭起了一個小木屋,讓自己棲身和儲放自己的食物。然後,他就不慌不忙地坐在島上等待那些過往的船隻,但令他失望的是,五六天過去了,他連一艘船的影子都沒有看到,陪伴他的,隻是呼嘯的海風和一群一群嘰嘰喳喳的海鳥。

有一天上午,下起了瓢潑大雨,海麵上烏雲翻滾雷鳴電閃,他冒雨趕到小島另一側的懸崖下去張望船隻。天近中午時,隻聽一聲驚天動地的響雷,把整個小島都震得石破天驚,忽然,他看見遠在小島另一側的小木屋上空升騰起了滾滾濃煙,他大驚失色,急忙爬下山崖跌跌撞撞趕到自己的小木屋前,發現一切都已經晚了,他的小木屋已被雷電點燃,幾乎全部化為灰燼了。

他十分難過,自己乘船遭遇沉船,好不容易抱住一根木頭死裏逃生落到這個荒島上,棲身和儲放食物的木屋卻又被燒成了灰燼,這難道不是上帝的意思嗎?既然上帝不允許自己活下去了,自己怎麼苦苦掙紮都隻能是枉費心機,他找來一塊白色的花崗石塊,在海邊的岩石上寫上自己的遭遇和不幸,然後找一根藤子在樹上吊死了。

傍晚的時候,一艘輪船從這裏經過,船上的水手們望見這座荒島有一柱濃煙,於是馬上將船駛向荒島。但令他們遺憾的是,荒島上的那個人已經上吊死了,大家看了他留在岩石上的那些遺言,禁不住個個扼腕歎息說:“如果他能再堅持半個鍾頭,隻再堅持一點點,那麼他就可以乘我們的船的回家了。”

是的,許多關鍵的時候,也恰恰是需要我們再咬牙堅持一點點的時候。你再堅持這一點點,你就把握住了成功。你放棄了這一點點,你就可能功虧一簣了。就像黎明前的夜色是最黑的時候一樣,在成功的邊緣,在成功即將到來時,也往往是我們心靈最困難最吃力的時刻,這時,我們最要告訴自己的就是:再堅持一點點。

上帝的門

有個老農,很辛勤地種著自己的莊稼。土層豐厚肥沃的地方,他就種小麥種玉米;河邊的水田裏,他就種水稻;那些沙地裏,他就種花生種西瓜。不管氣候怎樣,對這位老農來說,每一年都可以算是他的一個豐收年,因為總有一樣作物是豐收的。

有一年,氣候十分幹旱,從初春到秋天幾乎沒有下過一場雨,河斷流了,泉水幹涸了,井裏的水也淺得能一眼就看到泥沙,許多人都呆在家裏,不再去管理自己的莊稼了,隻有這個老農,還是扛著鋤頭挑著水桶一天也不歇地往自己的地裏跑,鄰居勸他說:“老天這樣旱,你就是累死,也救活不了你的莊稼了,還去田裏忙什麼?不如呆在家裏舒舒服服地歇幾天。“老農歎息說:“是啊,地裏的玉米和水稻、大豆怕是已經回天無力了,但我在河邊那半畝西瓜侍弄殷勤些或許還會有些收成的。”

“半畝西瓜?”鄰居們都笑了,“那麼多的莊稼都旱死了,那半畝西瓜又能有什麼用呢?”

但老農不聽他們的,每天吃過飯,他都帶上鐵鍁和水桶到河邊的西瓜地裏去,先用鐵鍁在已經幹涸的河床上挖出好大一個泥坑,淘出水後,用瓢一瓢一瓢地盛到桶裏去,再一挑一挑擔到西瓜地裏去澆溉他的西瓜秧。雖然其他的莊稼都已經旱得枯死了,但老農的那半畝西瓜地卻始終是一片碧綠的綠洲,那瓜秧爬得長長的,張張揚揚的,每一片葉子都長得水汪汪的大大的。

老農的兒子也勸老農說:“別看瓜秧長得不錯,但能結瓜不能結瓜還不一定呢,你沒看河床上你掏的泥坑不是越來越深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