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宮,百騎司衙門內,楊朔正查看著各地送來的情報,這裏麵彙集著整個大唐的情況,在這裏可以監察除了長城軍外的一切動靜,身為百騎司主的楊朔便是人皇的眼睛。
在這種大戰將起的時刻,百騎司的情報傳遞便顯得更加繁忙,但也並不是所有的情報,都會入楊朔的法眼。
看完了將近半個月的消息,楊朔打開了最近情報,大致沒有什麼問題後,他便整理起來,準備去給人皇彙報。
但是,當他看到最後一個情報時,頓時皺起了眉頭,這情報是關於關中的動靜。按理說這個時候,關中有什麼動靜,都比不上南方的事大,一切都得推到後麵。
可楊朔拿著這情報看了許久,隨即陷入了沉默,關中是大唐的腹地,也是大唐的起家之地,這裏孕育了無數人傑,跟南方的戰事卻是八竿子打不著的。
“來人啊,把這份情報監察的密探給本司主尋來。”楊朔下令道。
半個時辰後,一名長相平庸的密探走了進來,楊朔問道:“這份情報是你遞上來的?”
那密探看了一眼,點了點頭,楊朔又問道:“你所說的可屬實?”
“基本屬實,屬下以為,此事應該是麗競門操辦。”那密探說道。
楊朔頓時皺起了眉頭,這份情報的內容很簡單,關中平原上,突然出現了很多怪人,他們牽著馬,拿著兵器和包袱,一路往南而去,有人問他們去幹什麼,他們就回答,去赴國難。
路人自然是一笑了之,畢竟這些人都上了年紀,最年輕的也有個五十好幾,赴國難?不去做累贅就不錯了,而且也沒聽說過人皇募兵的消息,以為他們是自發的。
如果僅僅隻是一撮人,或許也不會引起百騎司的注意,可這些人彙聚到一起,卻足以組成一支大軍,盡管他們並沒有有意的彙合到一起,碰上了也隻是打個照麵,便默默趕路了。
“查了他們的身份嗎?”楊朔問道。
“屬下查過了,這些人都是終生傳役的府兵,太宗皇帝留有遺訓,不可收繳他們的兵器,所以,即便名麵上已經沒有府兵,可實際上關中人曆代都有傳承,而且以此為榮。”這名密探回道。
“終生傳役,府兵!”楊朔感到很是震撼。
想當年大唐立國,內憂外患,太宗皇帝憑借關中府兵,縱橫天下,打下了大唐偌大基業,在太宗皇帝逝去的一千年裏,府兵在大唐早已名存實亡,但誰都知道,大唐的天下,就是這些府兵打下來的,他們也是大唐的魂。
楊朔之所以感覺到震撼,那是因為這已經是三千年之後了,他沒想到關中府兵的傳役,到現在都沒有結束。
更讓他感覺到害怕的是,這些人竟然會響應來自麗競門的命令,密探那一句“他們以此為榮”震的楊朔心顫。
立國時,他們為大唐拋頭顱灑熱血,三千年後,大唐麵臨危難之際,他們毫不猶豫拿起先輩留下的兵器,牽著瘦馬,共赴國難,那種義不容辭,那種慷慨激昂,讓楊朔羞愧。
恍然間,楊朔的腦海裏,突然響徹起一聲怒吼:“血不流幹,死不休戰!”
當年的關中府兵,以此激勵自己,他們吼聲震天,他們無所畏懼,這才有了大唐盛世,這才有了所向無敵的玄甲黑騎。
千年之後,再也聽不到這吼聲,可是,在另外一個千年之後,這吼聲或許會再次震動蒼穹,也許是千古絕唱,也許是大唐的新生。
“你統計過有多少人?”楊朔總算明白,人皇和楚易在搞什麼鬼了,看起來這些都是老弱病殘,不堪一擊,可他們卻擁有者大唐傳承三千年,卻沒有熄滅的軍魂。
“按照當年的傳役名冊,大概有百萬之多。”密探感覺不對勁,似乎司主對這件事,非常恐懼。
“百萬?怎麼可能有百萬?”楊朔驚訝的問道。
“傳役的府兵名額不到十萬,可這麼多年下來,子子孫孫的傳承,已經完全無法統計,隻能夠大致的估算,而且,很多都是父親帶著兒子,一起出征的。”密探說道。
楊朔總算是明白了,他起身左右踱步,臉上全是不安之色,突然,他定住腳步,說道:“你下去吧!”
等那密探離去後,楊朔又喚了另外一名密探進來,將這件事情交代給他:“記住,一定盡快傳出去,若有半點閃失,提頭來見!”
等這名密探離去後,楊朔坐在椅子上,卻是惴惴不安:“陛下為何用麗競門去通傳此事,為何不是百騎司?”